粗犷原型的震撼组装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着脸颊滑落,滴在锅炉上,瞬间蒸发不见。李铁拐也凑了过来,指着法兰盘的螺栓孔:“老周,你看左边第三个孔,还差一点对齐,再往左挪挪!” 老周点点头,对拉绳的工匠喊道:“左边的再拉半寸!慢点儿,别太急!”

    当气缸的法兰盘与锅炉的法兰盘距离不足一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老周指挥工匠们放慢起吊速度,让气缸缓缓下降:“落!慢点儿!再慢点儿!” 气缸的法兰盘一点点靠近锅炉,螺栓孔的位置逐渐对齐,当最后一个螺栓孔对齐时,老周大喊:“停!”

    “铛!” 一声沉闷的巨响,气缸底座稳稳地落在锅炉的法兰盘上,严丝合缝(至少肉眼看上去如此)。工匠们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小张兴奋地跳了起来:“对齐了!终于对齐了!” 却很快被老周的声音打断:“别高兴得太早!上铆钉!这才刚完成一半,掉以轻心可不行!”

    早已准备好的学徒们立刻行动起来。烧得通红的铆钉(温度约八百度,表面泛着暗红色)被长钳夹起,迅速塞入法兰盘的预留孔中。负责递铆钉的学徒喊道:“王师傅,铆钉来了!您接住!” 一名工匠用厚重的顶具抵住铆钉帽,防止铆钉滑落;对面的工匠则抡起三十斤重的开花大锤,用尽全身力气猛砸铆钉尾端!“铛!铛!铛!” 的敲击声震耳欲聋,火星四溅,落在地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有的火星溅到工匠的衣服上,他们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地砸着铆钉。砸锤的工匠一边砸一边喊:“再加把劲!把铆钉砸实了,别让它松了!”

    一个、两个、三个… 二十四颗铆钉,用了一个时辰才全部砸完。当最后一颗铆钉砸好,工匠们才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气缸与锅炉牢牢连接在一起,像巨兽的 “躯干” 与 “胸膛” 终于合为一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皮匠走过来,摸了摸法兰盘的缝隙,对老周说:“不错,铆钉砸得挺实,接下来装端盖,我这密封垫片可都准备好了!”

    接下来是安装气缸端盖。八名工匠用木杠抬起端盖,慢慢扣在气缸顶端,老周则用铁棍调整端盖的位置,确保螺栓孔对齐。“左边高了!再往下压一点!” 老周喊道。工匠们调整好位置后,老周又检查了一遍:“好!现在对齐了,上螺栓!” 端盖被固定好后,工匠们用浸油麻绳缠绕在螺栓上,再用铅锡混合物浇灌在螺栓与端盖的缝隙处。王皮匠在一旁指导:“麻绳要缠紧,铅锡混合物别浇太多,刚好填满缝隙就行!” 小张好奇地问:“王师傅,为啥要用铅锡混合物啊?” 王皮匠解释道:“这玩意儿熔点低,冷却后能把缝隙封死,蒸汽就漏不出来了 —— 这可是‘铁牛’的‘皮肤’,不能有半点缝隙!”

    然后是安装支撑架和飞轮底座。支撑架用两根实心铁条锻打而成,重约五百斤,需要六名工匠用滚木将其移到指定位置。“一二三!推!” 工匠们喊着号子,合力推动滚木。小张力气小,落在后面,老周看到后,走过去帮他推了一把:“再加把劲!马上就到位置了!” 支撑架到位后,再用铆钉与锅炉连接;飞轮底座则更重,约一千五百斤,十六名工匠合力,才将其与支撑架固定好。

    当最后一块主要构件 —— 那巨大的、边缘还带着毛刺的铸铁飞轮 —— 被吊起时,天已经黑了。飞轮直径三丈,重五千斤,是 “铁牛” 最重的部件,也是最关键的部件 —— 它的转动,将是 “铁牛” 力量的最终体现。三十名工匠分成六组,拉住绳索,在油灯的光芒下,缓缓将飞轮吊向底座。老周看着油灯下的飞轮,对众人说:“这飞轮是‘铁牛’的心脏,能不能转起来,就看它了!都仔细点,别出岔子!”

    “对准轴孔!慢点儿!” 老周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飞轮的轴孔需要精准套在底座的轴上,这比气缸的对齐更难 —— 轴孔与轴的误差不能超过半分,否则飞轮无法转动。工匠们屏住呼吸,一点点调整飞轮的角度,油灯的光芒映在他们脸上,满是紧张与专注。李铁拐拄着拐杖,凑到飞轮下方,仔细观察轴孔与轴的位置:“老周,再往右挪一点点!就一点点!” 老周立刻对拉绳的工匠喊道:“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隐龙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ingmoyinlong/read/97/38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