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原型的震撼组装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经过整整四十个日夜的煎熬 —— 老周的眼睛熬出了血丝,李铁拐的跛脚因频繁走动磨破了皮,王皮匠的手指被皮革划伤了无数道小口 —— 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返工和近乎绝望的尝试,第一代蒸汽机的主体部件终于宣告完成。

    锅炉外壳泛着黝黑的光泽,表面还能看到铸造时留下的砂型纹路,像巨兽粗糙的皮肤;气缸内壁虽经打磨,却仍有细微的锤痕,两端的法兰盘上,二十四个螺栓孔排列得不算规整,却透着一股扎实的力量;端盖厚重如盾,边缘的螺栓孔用锉刀修整过,留下淡淡的锉痕。这些部件堆在工棚中央,最大的锅炉直径一丈二尺,需要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最小的阀门也有磨盘大小,整体如同从洪荒时代走来的巨兽骸骨,散发着冰冷的金属气息和淡淡的铁锈味,连空气都仿佛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沉重。

    组装的日子,天还没亮,工棚里就亮起了油灯。工匠们早早赶来,有的检查龙门架的铁链,有的打磨铆钉孔的毛刺,有的准备浸油麻绳和铅锡混合物。年轻的学徒小张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对身旁的李铁拐说:“李师傅,您说这‘铁牛’组装好后,真能像林帅说的那样,靠水汽转起来?” 李铁拐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等组装完,你就知道了 —— 咱们这几十天的汗,可不能白流!”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与期待 —— 这是将 “铁牛” 从零散部件拼成完整巨兽的关键一步,也是对他们数十日心血的最终检验。

    “搭龙门架!” 老周一声令下,二十名壮硕的工匠立刻行动起来。两根一丈五尺高的圆木被立在工棚两侧,圆木底部用青石固定,防止倾倒。负责固定圆木的王铁匠蹲在地上,用铁锤将木楔砸进青石缝隙,大声喊道:“老周!这边固定好了,你看看行不行!” 老周走过去,用脚踹了踹圆木,确认稳固后点头:“好!接着搭横梁!” 一根粗壮的铁制横梁被吊起,架在圆木顶端,横梁两端挂着手腕粗的铁链,链节上涂满了牛油,减少摩擦。当龙门架搭建完成,整个工棚仿佛多了一副钢铁骨架,透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起吊气缸!” 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依旧坚定。气缸重约两千斤,被四根铁链牢牢捆住,铁链末端连接着龙门架的滑轮。二十余名工匠分成四组,每组五人,分别拉住滑轮两侧的绳索。老周走到队伍前,双手叉腰:“都听好了!这气缸是‘铁牛’的胳膊,摔不得!拉绳要稳,别慌!” 说完,他率先喊起号子:

    “嘿 —— 哟!起 ——!”

    “稳 —— 住!走 ——!”

    工匠们齐声应和,号子声洪亮而有力,在工棚内回荡。他们的双脚蹬地,身体向后倾斜,肌肉因用力而块块贲起,青筋在手臂上凸起,像一条条蜿蜒的小蛇。绳索深深勒进他们的肩膀,留下一道道红痕,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小张拉着绳索,脸憋得通红,忍不住对旁边的工匠说:“这气缸也太沉了!我胳膊都快酸了!” 旁边的工匠喘着气回道:“再坚持会儿!马上就吊起来了!”

    沉重的气缸缓缓被吊离地面,离地面一尺高时,老周突然喊停:“检查铁链!看有没有松动!” 两名工匠立刻爬上木梯,仔细检查每一个链节。爬在左边木梯上的工匠喊道:“老周!左边铁链没问题,链节都卡紧了!” 右边的工匠也跟着呼应:“右边也没问题!可以继续起吊!” 确认无误后,才继续起吊。气缸在众人的目光中,如同慢镜头般,一点点升高,又一点点向锅炉方向移动,每移动一寸,都需要工匠们精准调整绳索的长度。老周时不时提醒:“左边的绳再松一点!别让气缸歪了!”“右边的快拉!小心碰着锅炉!” 稍有偏差,气缸就可能碰撞到锅炉,导致部件损坏。

    “左一点… 再左一点… 好!稳住!” 老周站在锅炉旁,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铁棍,时不时用铁棍调整气缸的角度。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气缸与锅炉的法兰盘,生怕错过最佳对齐时机,额头上的汗珠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隐龙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ingmoyinlong/read/97/38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