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陛下,闻山长一行在荆横道受阻了。那运河河道虽已开拓,可是南疆之水却无法引入北疆。
纵是引入,那滔滔江水竟亦在转瞬间渗入地下,干涸无踪。
这南水北调,只怕根本无解!求陛下明鉴,示下。”
张语话落,整个大殿有一瞬间都是寂静的。
汪镇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喘。因为太过紧张,他甚至都顾不得惊讶张语话中所说的“南水北调无解”。
又或许,汪镇对此早就有着心理准备。
毕竟北疆大旱,朝廷与各方高手早就轮番上阵,试过不知多少方法去解决旱情了。
从前既是解决不了,如今又凭什么就解决得了呢?
汪镇心中暗叹。
只听皇帝亦是一声叹息,他道:
“罢了,朕早有所料。这北疆大旱倘若如此便能消解,又何至于拖到今时今日?
这个陈叙,他写文章是一流,修为亦是惊人,堪称当世顶尖,可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容易想当然。
闻师也是受他蒙骗,被他煽动。
如此一腔热诚奔赴南北,行此浩大工事。消耗不知多少体力、精力、法力,唉……
此番南水北调不成,只怕闻师要道心受损,修为下降,寿元不长啊。
糟了,刘卿,还是速速派遣刑天卫前去北疆接应闻师,不能叫闻师受伤无援……”
这般一番话,话音未落。
却忽闻整个天地间响起一道浩大的声音:“老夫闻道元,而今祭道立誓,舍我一身功业,襄助道友陈叙。
洒蛟龙精血,祭天地长河!”
那声音从荆横道的辽远天空传来,浩荡翻滚,似有天风相送。
玉京天都,地处京畿道最中心,实则距离荆横道并不遥远。
之所以北疆十六州都受旱灾,而京畿道却无事,却是因为京畿道地位特殊,有国运相护。
而此时此刻,皇帝在宣晖殿中断言南水北调不成,闻道元却居然在北疆祭道!
在场,所有人不论城府深或浅,此刻皆是面色大变。
大儒祭道,天地共感。
至此,闻道元的声音又何止是传到了玉京天都的上空?
整个天下,但凡有知晓“闻道元”之生灵所在,便皆能听见他的声音。
而大儒名号,整个大黎又有几人不知?
又甚至不止是大黎。
如那阴山之北,五胡天国,此刻亦闻此声,亦生震动。
有石羯单于走出大帐,惊望天空道:“早听闻大黎北疆大旱,或有亡国之危,吾不许诸部发兵,乃是要等候其彻底衰弱。
莫非,此国竟还有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