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赵顼从此失了锐气,之后更是郁郁而终。
永乐城之战,对大宋朝的伤害太大了,据说在这一役之中,大宋连兵带民,损失了足足二十万人!
苏允不解道:“听您的意思,这徐禧不过是一给事中,还是去辅助沈存中的,沈存中乃是经验丰富的边帅,怎么会任由徐禧乱来呢,哦,还有种谔这样的老将,竟也是镇不住这徐禧么?”
章惇摇了摇头道:“官家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明白么?你想想你自己。”
苏允初时还有些不解,这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但随即苦笑了起来。
自己就是另一个徐禧啊!
看看自己的经历便知道了,官家喜欢自己,于是便强行将自己留在汴京,通判职位对自己其实是高配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高配,但赵顼愣是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给推上去。
而随后李清臣甚至都不算犯错误,只是执行项目过程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赵顼便立即让自己去将功劳摘过来。
现在左右厅这两个掣肘自己的部门直接就给取消了,让自己这边大权在握,甚至可以跟知府抗衡了。
这与沈括徐禧之间的关系何其相似。
沈括是个经验丰富的边帅,但却制不住一个皇帝身边的给事中。
一个没有任务经验,本是相助监造的徐禧一开始就成为了永乐城项目的主事人。
最后还成为了永乐城战役的实际指挥,指挥一大群宿将和西夏对决。
这就很难评了。
从苏允个人角度上来说,赵顼的做法自然对自己很有利,他是既得利益者。
但苏允相信自己也不是冒失之人,不会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徐禧明显跟自己不一样,他很明显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认为赵顼派他去,便是让他去主持大局的。
从自己跟徐禧的例子来看,赵顼培养人、用人的方式上其实是有些激进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缺乏耐心。
这在早起的时候已经是有所体现了。
不过这与赵顼前期的经历有关,熙宁变法的时候,老臣基本都反对变法,迫于无奈之下,他与王安石只能提拔年轻人。
而吕惠卿、曾布、章惇这些人的确是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这让赵顼形成了一种用人的习惯,便是喜欢用自己提拔起来的年轻人,而且培养的方式也颇为激进,很多一下子就进入关键岗位的。
苏允自己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刚中进士,立马就被委以南衙通判之职,不过一个多月,寄禄官阶便提了一阶,再这么下去,估计也是要被火速提拔的。
苏允道:“岳父您没有劝谏官家么?”
章惇呵呵一笑道:“怎么没有,我都差点指着他的脸骂娘了,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哦,接下来你得自己努力了,这回我大约是将官家给得罪了,指不定过些时日,我就该滚去地方了。”
苏允:“……”
苏允尝试着道:“那我子由叔父他?”
章惇呵呵一笑:“子由骂得更狠,他那起居注估计也做不长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