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嫌隙又生!(6k大章哈)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其实之前那左右厅为什么不让府尊治理惠民河,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传言,就是左右厅想要让府尊从朝廷请款,而不是南衙来出这个钱。

    而府尊大约是想要在南衙内部解决经费问题,这样子到时候功劳……嘿嘿,所以就僵持住了。

    其实,监州,咱们也可以让府尊自己去朝廷申请经费的,咱们府库这么困难……”

    这个数据一出来,连苏允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因为根据李清臣所预测,治理惠民河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里,大约有六千民夫需要每日吃嚼。

    民夫算是服徭役不用给工钱,但每日吃嚼总是要出的,每日按照每人二十文的标准,那么一个月下来,便需要支出高达4675贯,这只是粗略算法而已。

    其中还有许多隐形的费用,最后拢总加起来一万贯是少不了的。

    府库里现在有将近四万贯的财物,看起来好像是能够支应得上,但是,治理惠民河一下子便要用掉一万贯,那接下来日子不过了?

    开封府下的仓场库务的人员薪俸支出各自机构可以解决,但开封府衙的上千胥吏呢?

    胥吏一般是不吃朝廷俸禄的,对,是朝廷俸禄,而非南衙薪俸。

    所谓朝廷,是指中央财政,胥吏的薪俸支出,乃是南衙自己的支出。

    根据苏允的了解,朝廷各个衙门的胥吏每年的薪俸平均是八十贯左右,南衙这边胥吏薪俸要少一些,大约是七十贯左右。

    南衙有一千余胥吏,也就是说,每年光是要支付胥吏的薪俸,南衙便要支出大约七万贯左右的薪俸。

    这看着不少,但实际上并不高,因为现在汴京码头上的搬运工,每日二百文日薪,不包吃喝,每月便是六千文,每年是72000文,折合也有93贯,胥吏的薪俸甚至都比不上码头上的搬运工。

    当然,胥吏自有各种福利,而且收入稳定,码头工人也并不是每天都有活,也不是每天身体都好,总体而言,胥吏还是要好得多的。

    而且,胥吏惯常最大的收入不是来源于薪俸,这点已经是明规则了。

    而一个这么大的衙门,可不仅仅只有人员薪俸这个费用,其他的各种日常支出更是繁杂,加起来比人员薪俸要多得多!

    闲话少叙。

    总而言之,南衙的经济状况已经是相当困难了。

    苏允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道:“先不管那么多了,治理惠民河乃是当下最大的事情,该出多少是多少,困难只是暂时的,之后的事情之后再想办法吧。”

    账房听得苏允这般说道,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头应是,他只是给苏允提供一个建议而已,苏允既然已经决定了,他便不再多嘴。

    苏允并没有觉得账房的建议是多嘴,站在通判厅的角度来说,让李清臣去朝廷申请经费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但雨季将近,若真是水淹汴京城,到时候百姓受苦不说,届时朝廷问责,自己肯定是逃不了好的。

    毕竟连官家都让孙思恭来告诉自己,让自己支持治理惠民河一事,然后自己还让李清臣去跟朝廷申请经费,因此耽误了要事……嘿嘿,那自己可就成背锅的了。

    所以,先把眼下的困难给度过去再说吧,至于之后的事情,不就是挣钱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shansushi0suyunzuixian/read/97/4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