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苏允斟酌了一下,明正自己的立场,道:“我是支持新法的,虽然在我看来,新法有这种那种的问题,但新法总体来说,是好的,是要支持的。”
听得苏允说了这话,章惇审视的目光顿时变得温和起来,后背也靠上了椅背,点头道:“你今天的元夕词写得很好。”
苏允诧异于章惇的话题改变如此之快,但还是快速接话,笑道:“汴京城的元夕太热闹,看过后我便难以忘记,如实将其描述便是上半阙。
至于下半阙么,按照剧情发展,理当如此,顺其自然便写出来了。”
章惇笑道:“当真不是有心仪的女子?”
苏允笑道:“这个真没有。”
章惇却是点头道:“这个可以有。”
苏允哑然失笑,感觉自己成了小沈阳。
章惇点头道:“过了年,你是十七了吧?”
苏允点点头道:“若是算虚岁的话,十八?”
章惇点点头道:“在黄州的时候,子瞻有没有跟你说过,他曾帮你给小女提过亲,但那时候我对你不了解,因此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从黄州到汴京这一路,加上这几个月的相处,我觉得你配得上我的女儿。
所以,也不算是旧事重提,只能说是我对子瞻提出来的亲事进肯定,现在,我想问你的意见,你愿意娶若儿吗?”
“啊?”苏允愕然抬头看向章惇,章惇忽然说这事情,他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苏允随即摇摇头道:“子瞻叔父并未与小侄透露过此事。”
章惇点点头道:“我大约知道子瞻为什么没有跟你提过,无非是怕你拒绝罢了。
你之前不愿意为官,可能怕我章惇逼你为官,我章惇的女儿也要嫁个有前途的,所以会拒绝此事。
不过我女儿章若,并不在意这一点,亦是早对你萌生情义,你是个极聪明的人,别跟我说你不知道。
你是个聪明人,老夫亦不笨,现在跟你说这事儿,你自己思量思量,愿不愿意做老夫的女婿。”
苏允只觉得脑子里有点乱,此事对他来说十分重大,他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许多。
这不仅仅是他感情的问题,还有与章惇成为翁婿之后,以后可能要面临的境地,这些也需要时间来梳理才行。
苏允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给了章惇,道:“叔父,您看看这个。”
章惇看了一下苏允一眼,接过册子,看到了册子上的书名,上书:孟子集注。
章惇有些诧异,道:“这是谁的注疏?”
怪不得章惇疑惑,孟子一书不是很受重视,注疏也相对比较少,比较有名的是注是东汉赵岐作的《孟子章句》,而关于疏或者说正义的作者,则是本朝的孙奭。
而这两本都不叫孟子集注。
忽而章惇有些惊诧看向苏允,随后快速翻书,这一看便沉了进去。
苏允等候了一会,见章惇已经入了迷,便悄悄退出书房,忽而看到墙角有一角衣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