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曾经陈向北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有些腼腆谦虚的传统中国车手形象。
这几天赛道上的风格,以及今天晚上的事件,让她见识到完全不同的陈向北另一面。
特别是他挺身而出的时候,艾米莉真觉得挺MAN。
两人坐在车上没有太多交流,直至停在艾米莉下榻的酒店门口。
解开安全带准备下车的时候,艾米莉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北,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跟莱科宁在WRC跑一场,说不定真能击败他。”
“你不仅仅能比肩世界冠军,还能战胜世界冠军!”
艾米莉没忘记科瓦莱宁那句挑衅的话语,对方凭什么认为北就一定弱于莱科宁?
至少在她知道,陈向北拉力车技有多么惊人!
“谢谢,早点休息。”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其实某种程度上艾米莉没说错。
自己上辈子跑WRC最巅峰的时刻,已经达到了争冠的程度,这点在排名上要领先基米·莱科宁。
只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这辈子陈向北已经进入了F1围场,他的目标变成了征服这座车坛巅峰。
“好吧,那我们下次再见。”
艾米莉摆了摆手,语气略显有些失落,下车朝着酒店大门方向走去。
当她再度转身回望的时候,陈向北的车尾灯远去消失在夜空之中。
彻夜的狂欢影响到了HRT车队的转场效率,原本第二天要全部打包完毕的设备,只能被迫延迟到了第三天,从而导致没能赶上联合运输的机队。
要知道F1车队转场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人员什么的就不用提了,单单各种设备数量就极其夸张。就拿车队通话系统来举例,光是电台就高达几十台之多。
然后还得搭配上百套无线通讯设备,无线网络基站等等,这样才能保证数公里的赛道上面,任何角落都不存信号盲区,车手能清晰接受到车队指令,并且进行双向通话。
除开电子设备,车队消耗品占据着转场大头。
比如数十套轮胎,数千升燃油,以及数百升机油跟冷却液。
再加上食物、器械以及其他杂七杂八,整体数量能高达数十吨。
统一租用机队,能降低转用成本,错过的话只能单独包机。
可以说这一场赛后狂欢,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大,更是对本就不富裕HRT财政雪上加霜。
唯一还算幸运的地方,那便是跨越洲际的比赛将间隔两个星期,意味着HRT车队有着充足的时间,否则还会顺势影响到澳大利亚大奖赛的设备安装。
也正因为间隔较长,陈向北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澳大利亚,而是返回了英国的车队总部,借助那里的设备进行高强度模拟驾驶训练。
就跟巴林萨基尔赛道一样,澳大利亚的阿尔伯特公园赛道,陈向北同样没有跑过!
并且巴林赛道占据着揭幕战优势,陈向北能利用冬歇期休赛阶段,尽可能进行高强度赛车模拟器练习,来弥补经验上面的缺失。
主要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