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角镇集市大街,想回村住几天时就回板栗村,他是板栗村的村长,必须留下负责。
牛角镇的刘家喜悦极了,看见四岁外孙来读书,刘木兰也回集市大街长期居住,就摆了几十桌山珍海味盛大酒宴邀请四方来宾,为外孙刘庙接风洗尘,但女婿李四树没来,还是有点遗憾。
刘庙和刘木兰离开板栗村后,村长李四树又要整天安排处理村里的水利播种防疫修路犄角旮沓事项,他想在斧头山高处用自制水泥修一个即能发电又能储水的小型水库,让板栗村用上无烟电灯照明,就甚少看管哥哥,吃喝拉撒睡全由三婶照料。
这天上午,关在牛棚的李三树撞开木门,逃到村里到处瞎闯捣乱,撵鸡斗狗,一条汪汪挑衅吠吼的灰狗咬中他的腿,他一脚踢脱。狗逃,生气的他就追,追到村旁池塘边,又搂抱一名洗菜淘米的妇女不放,被缠妇女是村里残疾人跛子的发妻。跛子正在池塘对岸的水田埂堤下翻沟,听见自己老婆在喊救命,又看到老婆被疯子李三树拥搂不放,头顶火冒三丈,急促一拐一拐横握铁锹冲过来,一锹斩在李三树的脊背上,李三树哎哟疼呐一声,抹背放开了跛子的老婆,但跛子好像还没出完这口恶气,接连一锹又斩向李三树的头,三树害怕偏闪躲避,但铁锹还是斩掉三树的整块左耳,三树两手蒙抱血淋头颅嗷嗷惨叫。
远处正在修水渠的李四树听见田地里有人喊叫:“李三树又发疯闯祸!”
等村长赶回家,只见嫂子哭哭啼啼给疼痛在地翻滚的哥哥止血包扎,一只耳朵被斩掉。心疼丈夫的三婶失声痛哭:“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跛子的媳妇背袋粮食来赔礼道歉。被告之原委的村长安慰跛子的媳妇:“应该是我家的过错,没有看管好哥哥。我知道哥哥发疯抱人在先,孩子他爹为了保护你才不得已出手的,他没错,他天生残疾,吃了一辈子苦,受尽一辈子的委屈,全家种点苞谷粮食出来也不容易,你拿回去,应该是我家去上门赔礼。”
李四树亲自送跛子的媳妇回家,并把自家的十斤菜籽油和一箩筐土豆送到跛子家,低头谦卑慰问跛子全家老小。
石头多的高地留不住水,这年,斧头山里又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畜饮水都困难,李四树带领村里壮丁从蝌蚪山挖沟搭槽引泉入村。在常年热量不足的深山里,人工开垦的水田,每年只能种一季糯稻,施肥通常是人畜粪便草木灰等有机肥料,产量严重低下,大米便显弥足珍贵,逢年过节全家才能吃上一顿白米饭。
罕见旱灾,水稻绝迹,玉米枯竭,板栗村只能靠往年储蓄晒干的红薯片和荒野甲虫勉强充饥,靠天吃饭的乡亲个个都枯瘦如柴,急于改变的四树在一本破旧农业书籍上发现二种抗旱耐寒粮食和树木:青稞和柿子树。
西藏地区的青稞容易照料,耐寒耐旱,营养丰富。
柿子树耐旱耐贫瘠,产量高,果实成熟后,含糖量高,做成柿饼后容易储存度饥荒。
村长李四树个人出钱购买种子免费给乡亲们试种,并用袋装面粉补偿耕地试用费。
抗旱耐寒的青稞和柿子树正符合斧头山的土壤,但板栗村多数乡亲持反对态度,也不愿帮助村长修建小型水库,他们认为干旱的年份极少,百年才一遇,不愿改变千年传统,马铃薯和粟才是主粮,电灯也没多大作用。
引进青稞失败这件事深深打击村长李四树坚守老家的信念,他纠结心中长久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深山里的人这么穷,靠天吃饭,又不喜欢改变,墨守成规排斥新事物。
村长就是要带领乡亲们走向丰衣足食的道路,可这么难被人理解!青稞柿子树电灯如此普通的新事物都不愿接受。
虽然穷,但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
一个凉爽的夏天,瘪脑壳李三树被拴系在宽敞稻场的大榕树下遮荫。一群孩子在大榕树附近玩捉迷藏的游戏,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