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第二十四章 天子心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盆里添柴。此刻的天子大抵是想不到袁滂对他的猜测。

天子出身北境,是孝章皇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因父亲、解渎亭侯刘苌早逝,故世袭解渎亭侯的爵位。早年间在北境生活拮据,虽然贵为亭侯,不过在天下刘姓皇族面前,不过是寻常宗亲后嗣罢了。

直到那年永康元年冬季,孝桓皇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听政。窦妙之父窦武召见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刘鯈,问河间国宗室中的谁比较贤明,刘鯈推荐了解渎亭侯刘宏。窦武遂入宫禀告窦妙,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史书上那一句“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倏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从此便使得那个少年一跃而成为大汉天子。

身边的火炉里烤着胡饼,天子最爱吃这一口。天子久在北境,有不少北境习气。南匈奴部归化之后,胡床、胡饼、胡凳流入冀州、并州一带,天子便好吃这酥脆的胡饼。胡饼者,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以麦磨粉,发酵成团,入烤炉中熟制,饼酥脆焦香。也因天子喜好,帝都一时成风,京师贵戚皆竞食胡饼。

门外传来王越清脆的声音:“陛下,刘侍中到了。”

天子眼前一亮,笑道:“刘爱卿,快些来。朕的胡饼快好了,一并吃一些。”

王越和刘和一前一后,退了鞋进殿来,便闻到了一阵焦香。自打成为议郎,刘和就没少往陛下身边跑,这成了侍中,留宿宫中更成了常事,天子好胡饼这事他自然知道,顺道蹭两口那更是习惯的事。

“谢陛下。臣在这候着。”

刘和应承一声,便站边上候着了。蹇硕、王越那都不是外人,这君臣四个乃是内廷最铁板的四个了,自然轻松了一些。

“你这是从太常寺回来了?”

天子望着那烤炉,眼睛都不曾抬一下,倒是话不曾少——“魏郡太守如何了?”

刘和微微低了低头,道:“禀陛下,一切尚好,甚是自得。还有空下庖厨,亲自烹制食物。”

天子坐了起来,眉头一挑:“他这么闲?”

身边蹇硕欠了欠身子,低声道:“陛下,自从除夕大典之后,便是太学会面。并未对魏郡太守有更多吩咐。”

“他就不能自己找点事情做?”天子的眉头都快跳起来了,“日日闲在太常寺,朕不是白让他来帝都了?”

若是孙原亲耳听到了这话,少不得要跳起来和天子争执一番。从除夕夜里看到复道那景象,然后便是太学好好出了一次风头,这些日子跌宕起伏,哪里有几日好日子过?他性格好静,自然更不肯出门。

“倒是有事情。”刘和在旁边忍着笑,补充道:“他的家眷是药神谷的神医,昨日去给执金吾袁公诊病了。”

“袁滂?”天子冷哼一声,“这老狐狸摊上了复道这事,自然是装病躲一躲。”

袁滂确实是老狐狸了,光和元年春二月癸丑,时任光禄勋的袁滂被拜为司徒,位列三公。结果第二年三月便被罢免,满打满算做了半辈子朝官,袁滂在执金吾位子上最久。自天子即位以来,三公换的速度比任何一朝都快,便是当今太尉杨赐更是第三次被拜为太尉。

刘和一听复道的事情,便想说话,想了想,还是忍了下来。天子不说,他做臣子的便不能多话,即使是夹着孙原这层情谊面子,亦是忍一时为上。

转眼间大殿又陷入寂静,天子望了望三个人,忍不住道:“你们便都无事了?”

刘和点点头,袍袖里的手抬了抬,指向了烤炉:“臣等吃饼。”

“接着说,不耽误吃。”天子挑着眉望着他——自从孙原进了帝都,天子这挑眉的动作倒是越来越多了。

“喏。”

刘和虽然和天子熟络,这玩笑一时也不能开太多。随即道:“其一,孙宇和赵空似是察觉到了东方寓藏有太平道信徒,未曾细查。其二,三公九卿并十常侍、外朝二千石诸卿都给孙原送了礼,中常侍赵侯送的最多,至少有四箱麟趾金。”

“四箱?”

天子陡然坐直了身子,惊讶道:“他怎么比朕还有钱。”

没人敢说话,刘和哑然,顿了顿,才道:“陛下不是第一日知道的罢……”

天子无奈地摆摆手:“接着说。”

“其三,太学流言四起,众说纷纭,最大的谣言便是……”

他又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说孙原是陛下亲戚……”

“亲戚?”

天子嗤之以鼻,厌恶道:“难不成说是朕的弟弟?总归不是子侄辈罢?这群儒生是不是过于臆想了?”

刘和不敢多说,只得躬了躬身,道:“陛下,人言可畏。”

天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华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iuhualu/read/87/33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