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第二十章 施手 (1/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正月初一,新年始。

可惜的是孙原没能出得了门,从卯时开始,便有各色人等络绎不绝地往太常寺,准确说往孙原这里送礼物。先是天子送了一箱子,随后中常侍赵忠、张让、封谞、徐奉和司徒袁隗、司空张济的送礼,跟着还有光禄勋张温、执金吾袁滂、城门校尉赵延,甚至连身为外戚的河南尹何进都送了一箱子。

孙原望着庭中如小山一般的礼物,满脸无奈。这些送礼的人身份虽低,到底也是各处官员身边要紧的人,光是应付这些送礼之人,孙原便浪费了许多时间。他也是不经世事的人,不知道还有打赏一说,这些人一直盘桓闲谈,孙原有心拒之门外也挡不住厚脸皮的人絮叨,最后还是在太常寺丞林梓家里的管事提醒了一句,孙原才晓得还要回礼一说。

自然,林梓着实是看不下去了,他自然不能出面说这等小事,只得取了一卷竹简,放在一枚桦木盒子里当作新年贺礼赠于孙原,临了提了一句,才算是让孙原想起这回事。

“那仆等便退下了。”

林梓派来的管事脸上带笑,见孙原明白关窍,随即告退。

回礼是没东西回礼的,孙原全副身家就一柄渊渟剑、一件紫狐氅,哪里有什么礼物。

孙原一脸苦涩,望着堆积如山的礼箱,苦笑道:“要么,拆一箱?”

李怡萱走过来,笑语盈盈:“哥哥开一箱子就是了,我也想看看他们这些高官贵人能送我们什么好礼物。”

孙原扫来扫去,还是看上了中常侍赵忠送的五个箱子,加上前几日送的四个箱子,赵忠一家便送了整整九箱。他送的最多,不拆他的,拆谁的?

孙原身边一个侍卫也无,只能自己动手,直接开了赵忠送的箱子,总比给人家空气强些。

这木箱厚重,一入手便觉得价值不菲。孙原抬手间,便直觉金光夺目,赫然便是满满一箱麟趾金。

李怡萱一双明眸登时睁大:“这……”

麟趾金是极贵重的货币,自二百年前孝武皇帝于太始二年铸造麟趾金,此物便一直为大汉天子赏赐有功之臣的专属礼品,以“白麒之趾”为样铸造,乃大汉最高品阶的通行货币,每枚便有一斤【注1】之重。

林紫夜从房中缓缓走出,望着这打开的箱子,皱眉问道:“这是何物?”

“麟趾金。”

孙原摇了摇头,伸手拂过那些金子,道:“自二百年前孝武皇帝起,麟趾金便专一用来赏赐有功之臣,一枚麟趾金重一斤,可当万钱。”

常年在药神谷的二女自然不知道麟趾金何等贵重,万钱的价值也计算不清。孙原曾读《汉书》,却是知道,五口之家一年所入不过一万一千钱,这随手一枚麟趾金,便足足抵得上五人一年衣食住行【注2】。

一枚麟趾金抵得上一万钱,这箱子横三竖十列了四层,足足一百二十枚麟趾金,赵忠权势滔天,由此可见一斑。

孙原叹了口气,捏了一枚金子在手,冰冷得有些刺骨。

“凡是送礼的,每一家给予一枚,任由他们自己分了罢。”

他抬头望向外面,人声鼎沸。

正月初一的雒阳,寅时初刻,北宫德阳殿前的燎火依旧未熄,青烟袅袅升腾,弥漫在冰冷的空气中,仿佛将冬日的寒气与节令的温暖交织成一幅诗意的画面。汉灵帝刘宏虽怠于朝政,然大朝会依礼而行,公卿百官着皂缘领袖的玄端朝服,持笏列队,向天子行“贺正”之礼。殿外钟磬声沉,羽林郎执戟肃立,朱雀阙上悬挂着桃符和苇索,朱漆书写着“神荼郁垒”,驱邪镇恶,笼罩宫殿一片肃穆。

宫娥们手捧椒柏酒与五辛盘,穿梭于廊庑之间。香气随着寒气弥散,椒香与宫内积雪的清冷交织成一股特别的氛围,仿佛在这座华丽宫殿中,隐约透着一丝末世前的荒凉与辉煌。

辰时,雒阳十二城门洞开,整个雒阳城仿佛沉浸在一片热烈的节庆气氛中。城西的雍门至白马寺的御道两侧,早已挤满了各式商贩。青布搭成的摊棚连绵成市,叫卖声此起彼伏。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胡商售卖着西域的蒲陶酒、波斯地毯;中原的黍米糕、炙豚也在摊前招揽客人,香气四溢。奇异的香料与五辛菜的辛辣气息交织在空气中,仿佛每个呼吸都充满了异国的风味。

孩童们头戴“傩面”,手持竹马,嬉闹追逐,笑声回荡在熙攘的街巷间。偶尔,富户门前的竹节被点燃,噼啪作响,仿佛是爆竹的先声。整个雒阳城似乎在烟火的喧嚣中,暂时遗忘了即将到来的动荡,沉浸在这片盛世的浮华之中。

卯时,雒阳城中诸多贵胄之家如袁氏、杨氏等大族的宗祠中已开始了祭祀活动。家族族长率领子弟在青铜簠簋中盛满“太牢”祭品——牛、羊、豕三牲,开始进行庄重的祼礼。祭品的香气弥漫在宗祠大殿中,族长举酒灌地,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兴旺。庶民之家则没有庙宇,家主只能在正堂设立“影神楼”,挂上祖先画像,献上麦饭、椒酒,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华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iuhualu/read/87/33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