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九 草芥青 张牛角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知着那微弱的跳动,心中默念着古老的药诀。紧接着,他缓缓闭上双眼,凝神静气,似乎要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声诵起治病的咒语。声音温润而低沉,仿佛是一道流淌的溪流,穿过岁月的沉寂,轻柔地唤醒一切痛苦。

“天地为医,草木为药,心诚则灵。”他缓缓吐出这几句药咒,声音清晰却不急促,仿佛是在与天地万物沟通。在他的诵念中,空气似乎微微震动,草药的清香渐渐充盈四周,带着一股祥和的气息。

张角从背后药箱中取出一些草药,指尖轻轻拂过药材,依照他多年的经验,精准地配制出一剂草药汤剂。每一种草药在他手中都仿佛拥有了生命,交织出一曲治病的旋律。

他低头再度检查张牛角父亲的脉搏,声音低语:“脉弱气沉,需强心补气。无忧,药到病除。”接着,他开始为二人调配药汤,药香弥漫,屋内的沉寂似乎被这股清香一扫而空,稍微有了一些生气。

张牛角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心中的担忧与敬畏交织。他从未见过如此的医术,这般气定神闲,仿佛天地万物尽在掌控之中。每一个动作,轻柔却充满力量,仿佛与世间的万象息息相关。

三日后的清晨,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棂,照在屋内。张角站在床前,微微低头,目光温和地望着眼前的父母。他轻轻触摸张牛角母亲的手腕,检查着脉搏。此时,那微弱的脉动已恢复了几分力道,面色也逐渐泛起了些许红润。

张牛角从一旁默默观察,看到父母的变化,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与感动。几日来的无眠与焦虑,似乎都随着父母的恢复而烟消云散。他的眼眶微红,眼泪悄然滑落,低声道:“多谢师傅,救命之恩!若不是您,我母亲恐怕早已……”

张角微微一笑,抚摸少年的头,语气温和却坚定:“救人,乃是我之本分。你不必如此言谢。若你心存仁爱,便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张牛角恭敬地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师傅,若您不嫌弃,我愿随您左右,侍奉左右,学医救人。我愿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微薄之力。”

张角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慈爱与睿智:“你若愿意,我便传授你医术。医道,非单纯治病,乃是治人心。治心者,方能治病。你需学会的不仅仅是草药与灵丹,更是如何去疗愈人心的痛苦。”张角的话语如同平静的湖面,深邃且富有力量,让张牛角的心灵震撼。

张牛角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他跪下,双手紧握,低声誓言:“我愿与师傅同行,携手治愈这世间的百病。”

张角轻轻扶起他,微笑道:“既然如此,便从今天起,你便是我的弟子。从今往后,与你共行这条救人济世之道。”

时光荏苒,季节更替,张牛角的脚步从未停歇。自从跟随张角习医以来,他日日在草棚内埋头苦读,手捧古籍,细研草药药方与针灸技艺。草棚座落在群山环绕之间,四周翠竹丛生,流水潺潺,空灵之气弥漫其中。观内陈设简朴,木床、书桌,几张雕花的木椅,四周挂着师傅亲自制的药草与药方,空气中充满了草药的香气。张角身穿一袭灰色道袍,发丝未加修饰,却透着一股与世无争的沉稳气度,眼神深邃如秋水,仿佛能洞察人心。他不仅传授张牛角医术,更传承了医者的仁心与医道。

每日,张牛角总是早早地起床,披上一件简朴的布衣,腰间束着青色布带,步伐轻盈而稳重。他常在黎明时分前往山间采药,足迹遍布周遭百里之地。山中的草木葱茏,百草芳香,时常见他在青石小径上,弯腰采集草药,手中随时携带一卷药方,凭借着张角传授的药理,准确无误地分辨出每一种草药的药性。

傍晚时分,张牛角常常在草棚的庭院中独自一人坐下,静静地思考那些医理上的疑难。庭院中,几株盛放的梅花在寒风中摇曳,枝头点缀着白雪般的花瓣,淡香袭人。月光洒在地上,银白如洗,四周一片宁静。张牛角仰望星空,凝神思索,心中那些医术上的难题,仿佛在这冥冥之中得到了一线启示。每当他回头看向师傅,那平静如水的眼神,便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医道,非只治病救人,更是治心。”张角常常这样教导他,语气轻柔,却字字铿锵。这些话语,在张牛角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得他渐渐领悟到医术的真正含义,不仅是草药、针灸,更是心术与德行的结合。

随着年岁渐长,张牛角日益成熟。他的身影在草棚内外越来越常见,且愈发矫健挺拔,衣袍不再宽松,而是被他整理得笔挺有致,腰间的青带亦显得更为沉稳。他的容貌逐渐从少年之憨憨,变得愈加英俊,眉宇间透着几分成熟与沉稳,目光坚定而温和,仿佛已经从张角的影子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师徒二人常在清晨或者暮色之时,一同于庭院中游走,研讨医理。张角站在青石板上,凝视着远处群山,似乎在思索什么。张牛角站在一旁,听着师傅的教诲,渐渐地,他不再是那个仅仅依赖草药和针灸的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华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iuhualu/read/87/33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