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再不退,等待他的,就是万劫不复。”
常瑞元拿起笔,亲自草拟了一封回电。
陈辞修若有所思。
以常瑞元对阎老西的忌惮和重视程度。
在国民政府内部,阎老西和李宗仁对于常瑞元而言,威胁几乎是相同的。
在常瑞元的视角上来看。
阎老西和日军存在媾和的可能性,桂系同样也和日军有媾和的可能性。
这里说句题外话。
这俩个地方系还真都干过。
话说回来。
常瑞元草拟的电文之中,充满了对阎老西身体的“关心”和对其功绩的“肯定”。
“百川兄:惊闻兄身体抱恙,弟心甚忧。
兄为国操劳,功在社稷,理应静养。
所请,弟已照准。
二战区事务,暂由楚溪春参谋长代理。
望吾兄安心静摄,早日康复。
弟,中正。”
电文发出,一场可能引爆中原的政治风波,就在这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中,消弭于无形。
常瑞元放下了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拔掉了阎老西这颗在华北地区最让他头疼的钉子。
常瑞元的心情,无比舒畅。
不管阎老西在不在楚云飞身后撑腰。
三晋大地的百姓,三晋大地上的一切军工厂和产能,甚至是其他武装。
支持的是楚云飞还是他常瑞元,常瑞元的心里面很清楚。
但。
常瑞元更愿意相信楚云飞没有这方面的意图和野心。
否则,国内的战局绝不会如此的平稳。
他这个委员长也不会当的如此的省心。
至于阎老西。
还是乖乖的回五台吃斋念佛去吧!
——
仰光的雨季。
似乎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提前结束。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盟军指挥部的柚木地板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泽。
楚云飞此时正坐在办公桌前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件。
文件的大部分。
是关于远征军各部整编、补充,以及对占领区进行军管的繁杂事务。
军训部总顾问的任命虽然已经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