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达到了。
这个时候若是还不知退的话,等待他的,只有粉身碎骨。
阎老西拿起毛笔,在一张素白的电报纸上,一笔一划,写下了几行字。
那不再是运筹帷幄的军令,也不是老谋深算的政令。
而是一封请辞电。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钧鉴:
职,阎百川,执掌山西政数十年。
幸赖委座信任,得以为国效力于华北。
然经年苦战,心力交瘁,旧疾复发。
为免贻误国之大事,恳请钧座,准予职下野,回五台山静养。
二战区司令长官一职,职意,由参谋长楚溪春将军暂行代理。
晴波忠诚可靠,才堪大任,必能不负钧座所托。
临电涕泣,不知所云。
职,阎百川,叩禀。”
写完,他将毛笔轻轻放下,仿佛也放下了身上所有的重担。
楚溪春和杨爱源看着这封电报,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封请辞电。
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一个属于阎老西,属于晋绥系,在华北割据一方、独掌大权的时代的结束。
“阎长官”楚溪春的声音有些哽咽。
梁化之此时也是出声劝道:“是否还有回转余地呢?”
“不必多言。”阎老西撇了一眼梁化之,随后挥了挥手:“发出去吧。”
“这也是在保护云飞。”
“我退了,委员长对他的猜忌,一定会少一些。”
阎老西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熙熙攘攘的太原城。
此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晴波,过段时间转告云飞。”
“路,我已经替他铺到这里了,我这个做长辈的,拼尽全力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接下来的,就看他自己怎么走了。”
……
次日下午。
山城,统帅部。
常瑞元收到了阎老西的请辞电。
他看着电报,久久没有说话。
一旁的陈辞修忍不住说道:“委座,阎老西这条老狐狸是想要以退为进?”
常瑞元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笑容:“不,阎百川这次,大概率是真的退了。”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