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大明的圣明之君,到底是谁呢?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朱元璋的洞察力,让朱玺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面对这无形的压力,朱玺暗自咬牙,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尽量维护自己废物的人设。

他缓缓走到兵器架旁,身边的锦衣卫立刻挑选一把寒气逼人的宝剑。

朱玺轻叹一声,故作轻松地笑道:“父皇,这宝剑太锋利了,我怕会伤到自己,既然父皇非要看,那……儿臣想要用那个东西代替。”

说着,朱玺伸手指了指宫墙外的一刻柳树。

“那柳枝不错,不重,还没有危险,耍起来霸气十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柳条?

众人皆感愕然,心中暗自揣测,这位平亲王莫非是自知技不如人,故而以此为由,企图逃避真正的考验?

朱元璋的眉头也微微一皱,眼神中满是复杂情绪,似乎是对朱玺此举既感意外又略带失望。

而此刻,那些原本对朱玺抱有嫉妒之心的皇子们,倒是心中暗喜,嘴角不经意间勾勒出轻蔑的笑容。

在他们看来,朱玺此举无疑是自曝其短,彻底将自己置于了众人嘲笑的境地。

与这样的废物在一起考试,哪有会输的道理?

想到这,皇子们都抬起胸痛,趾高气昂。

朱元璋的眼帘微敛,并非全然因对朱玺的失落,而是内心深处的忧虑。

他早已洞悉天机,预知了未来朱玺将成为武林宗师,,连王明泰这等高手亦将败于其锋下。

可眼前这一幕,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憋闷,竟然连一把剑都不敢挥?

“装,这小子还在装。”

朱元璋心中暗叹,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油然而生。

他本意不过是想让朱玺在群臣面前小露锋芒,既彰显自己识人之明。

怎料,这简单的愿望,竟成了奢望。

望着满朝文武脸上轻蔑的表情,朱元璋的眉头紧锁,他轻咳一声,转向一旁愣怔的云奇。

“愣着干嘛?去那棵树上,给咱择一根笔直的柳枝来!”

云奇闻言,浑身一颤,连忙躬身领命,心中暗自嘀咕:皇上今日的情绪,怎地如此难以捉摸?

随着云奇的离去,大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群臣皆敛声屏息,生怕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帝王。

朱元璋的怒火,在短暂的宣泄后,逐渐归于平静。

他回想起试炼镜里的景象,心中不禁泛起阵阵寒意。

大明江山,在他死后,或将风雨飘摇,连他最疼爱的儿子朱标亦难逃厄运,更遑论其他忠臣良将。

而朱玺,这个他寄予厚望的皇子,届时又将如何自处?

他突然那意识到,朱玺此刻的无能,或许正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

想到这,朱元璋恍然大悟。他开始理解朱玺的用意。

真正的大才,不在于一时的成败和众人的评论,而在于懂得何时该隐于暗处,静待时机。

反观朱玺,若继续隐匿锋芒,至少在乱世中可避过诸多暗箭,凭借其超凡脱俗的武艺,自保绰绰有余!

朱元璋心中豁然开朗,不禁再次面含微笑。

他虽凭神器预知未来,方知世事艰险,而玺儿年仅十八,未经世事沧桑,却能洞察先机,此等心智与远见,实属罕见!

这孩子所展现的智慧与远见,远超乎年龄所限,即便是朝中那些饱经风霜的老臣,也难有几人能及。

这一发现,让朱元璋心中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喜悦与自豪。

他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正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悄然绽放。

恰在此时,云奇已携一根笔直的柳枝归来,“皇上,柳枝取回来了。”

朱元璋轻轻点头,只淡淡道:“开始吧。”

当朱玺接过那那条柳枝时,整个大殿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不错,那我开始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接下来的一幕。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玺的武艺展示竟如此拙劣,不仅没有章法,简直是胡乱挥动。

最终,那柳枝竟然脱手而出,险些打到朱元璋。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人敢笑出声来。

武将们虽内心暗自摇头,却也没说什么,纷纷收敛情绪,保持沉默。

在众目睽睽之下,唯有朱棣与几位稚嫩的公子,难以自禁地嘴角上扬,发出了一声轻快的嗤笑。

朱元璋的眼角微微一抽,未需正视,仅凭那份与生俱来的帝王气场,便足以让周遭的空气凝固。

朱棣等人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们暗自腹诽:为何那看似平庸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朱模拟后,缔造神话大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aozhumonihou0dizaoshenhuadaming0/read/79/61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