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没等他们消化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燃接着说道:“这里的承担,当然不是给钱的方式,而是利用技术授权费的机制。”
随即林燃给各位解释了一下,技术授权的收费模式。
然后说道:“根据我们和光伏企业约定的收费模式,所有企业都需按产能向我们支付阶梯式的固定技术费。
阿波罗科技愿意将补贴的那一部分,直接从他们收取的授权费中进行抵扣。
也就是说,这个补贴的资金循环是:企业支付授权费,授权费里的一部分直接抵扣给企业用于发工资。
我们希望税务部门能全程监督,确保每一笔钱都真正发到了员工手上。
这样做这既没有增加财政负担,又保障了员工利益,同时也迫使企业放弃低价竞争的模式。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的竞争模式:不再是依靠压低人工成本和价格来竞争,而是倒逼他们去优化管理、提高技术附加值。”
这里的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决定产能,良品率,生产效率等的工艺和企业管理能力,这些都能算是技术。
“林总,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谁来定义高工资?多少算高?八千还是一万?你们去强制干预,是否会扭曲市场,制造新的不公平?难道一个企业的价值,不是由它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吗?你的想法其实可以看做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企业最核心的用人成本,这是否会扼杀市场的活力,让企业失去自我调整的能力?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大干快上的教训。
一旦设定了补贴和指标,就必然会催生寻租行为。
企业会想方设法套取补贴,而不是真正去提高效率。我们是在用一项复杂干预,去解决一个本应由市场自我调节的问题。
再者,您说的内卷,难道不是市场自我出清的过程吗?弱者被淘汰,强者才能生存。
我们现在用补贴去保护那些本该被淘汰的企业,这难道不是在制造低效的僵尸?最终的代价,将是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下降。”
林燃解释道:“王主任,当然不是,我们这是在对合作伙伴进行一个审核,对他们进行一个补贴。
这可不是什么行政干预。
过去阿美莉卡的巨企一直在这样做,最典型的就是苹果。
苹果一直都有严格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他们要求所属供应商工作时间合理、工资福利符合当地法规甚至高于行业标准。
同时苹果会定期对全球供应商进行第三方审计,这些审计不仅是例行检查,更是深入到生产车间、员工宿舍,甚至对员工进行匿名访谈,以确保他们没有被强迫工作,薪酬得到足额支付,并且工作条件符合安全标准。
如果审计中发现任何违规行为,苹果会要求供应商立即整改,并设定明确的整改期限。对于情节严重的违规者,苹果会采取停止合作等严厉措施。
照你的说法,苹果这个对供应商的干预程度,可比我的方案要高得多。
我希望做的很简单,就是避免内卷,让这些光伏企业的一线员工也能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