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必自相残杀?若肯开城,保证所有将士安全撤离。”
此时的晋军早已军心涣散。在得知东北军入关的消息后,他们明白大势已去。经过简短谈判,晋军同意撤出燕京。
次日清晨,东北军整队入城。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正阳门,军容严整,秋毫无犯。燕京市民惊讶地发现,这座古都的政权更迭竟然没有响起一声枪响。
站在燕京城头上,于学终远眺东北方向,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他知道,少帅的这个决定,必将改变华夏历史的走向。
10月的晋南,秋意已深。
在忻口阵地上,晋军残部在做最后抵抗。士兵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不屈。
“弟兄们,这是我们山西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位晋军团长巡视着战壕,“就是死,也要死在家门口!”
中央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发起总攻。阵地上顿时陷入火海。
一个新兵吓得浑身发抖,老兵拍拍他的肩:“娃子,记住今天。咱们山西人,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10月4日,大势已去的阎锡三、冯遇祥宣布下野。阎锡三乘专机逃往大连,冯遇祥隐居泰山。
中原大战以金陵政府的全胜告终。此战历时七月,伤亡三十余万,战火波及十余省。
金陵总统府内,委员长设宴庆功。觥筹交错间,他特意向李宇轩举杯:“景行,此战你居功至伟。没有你前线督战,胜负犹未可知。”
李宇轩举杯,目光却望向北方。他想起战场上那些年轻的生命,想起流淌的鲜血。
“少东家,兵工厂还要扩建。下次战争,我们要有更好的装备。”
而另一边的赣南,秋风萧瑟。委员长在结束中原大战后,立即调集十万大军,以江西省主席鲁敌平为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在南昌行营,委员长对着地图对部下说:“赤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此次定要一举歼灭。”
而此时,在江西新余的罗坊镇,一场决定赤军命运的会议正在召开。李德胜站在简陋的会议室里,手指着地图上的赣南山区,语气坚定:“敌人来势汹汹,但我们不必惊慌。苏区军民一心,地形熟悉,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主张放开两手,诱敌深入,把敌人引进我们的根据地,再寻机歼敌。”
伙头夫点头赞同:“政委说得对。我们就像当年诸葛亮在赤壁,要以弱胜强,就要善用天时地利。”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赤军将领们激烈讨论。最终,李德胜的战略思想被采纳,成为第一次反“围剿”的指导方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