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破旧的厂房窗户洒落在陈默身上。
他正蹲在地上,面前堆放着小山般的弹壳,手指沾满了硝烟的味道。
这些都是昨晚战斗的“遗产”。
陈默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枚弹壳,准备进行下一轮的“地下兵工”计划——用土法回收弹壳中的铜,重新制造子弹。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酸味。
厂房的另一边,一群妇女队员正围着几个大缸忙碌着,她们将收集来的弹壳倒入缸中,再倒入从村里收集来的醋。
这是陈默想出的土办法,利用醋酸腐蚀弹壳外部的铜锈,以便更容易地提取铜材。
“哎哟,这味道,真呛人!”一个妇女队员捂着鼻子抱怨道。
张大彪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脸愁容地对陈默说:“陈默,全村的醋坛子都见底了!这法子虽然好用,可咱们也不能把全村的醋都用光啊!这以后吃饺子都没醋蘸了!”
陈默笑了笑:“大彪哥,别着急,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咱们有了更好的办法,就不用再用醋了。”
他拿起一枚弹壳,仔细观察着。
大部分弹壳都锈迹斑斑,但其中一枚却格外光亮,引起了陈默的注意。
这枚弹壳底部印着“昭和十四年”的字样,显然是日军的制式弹药。
陈默用手指轻轻擦拭着弹壳,突然,他感觉到内壁上有一些细小的凹点,排列得很有规律。
“这是什么?”陈默心中一动,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这些凹点,深浅不一,长短不同,分明是……摩尔斯电码!
陈默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立刻找来纸笔,将这些凹点一一翻译出来。
“竹下……6.17……”
陈默猛地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精光。
“大彪哥,”陈默压低声音,“你去把老王留下的那个胶卷盒拿来!”
陈默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兵工厂里显得格外清晰。
张大彪很快取来一个蒙着厚厚油布的铁盒,小心翼翼地放在陈默面前。
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卷老王临死前藏下的胶卷。
陈默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展开胶卷。
光线昏暗,他眯起眼睛,借助窗外微弱的光芒辨认着上面的内容。
那是一连串模糊不清的照片,拍摄的是一些文件,上面布满了日文。
他将弹壳上的信息与胶卷上的内容仔细比对,突然,一个重复出现的数字引起了他的注意——“6.17”。
在几张看似无关紧要的货运单据上,都隐约出现了这个日期。
再结合弹壳上的“竹下”二字,陈默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大彪哥,立刻派人去查,看看最近有没有一个叫竹下的鬼子,在太原站附近活动。”陈默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太原站……6月17日……”张大彪浓眉紧锁,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兵工厂的宁静。
几个身穿灰色军装的士兵,手持上了膛的步枪,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厂房。
为首一人,正是保卫科的赵刚,他满脸怒容,眼中闪烁着怀疑的光芒。
“不许动!全部举起手来!”赵刚声色俱厉地吼道,士兵们迅速散开,将陈默和张大彪等人团团围住。
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妇女队员们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陈默,有人举报你私藏日军弹药,图谋不轨!”赵刚走到陈默面前,恶狠狠地说道,他手中赫然拿着一枚陈默刚刚研究过的铜弹壳,弹壳底部那些细小的凹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这弹壳是昨晚战斗后留下的,我正在研究如何回收利用。”陈默试图解释,但赵刚根本不给他机会。
“研究?哼,我看你是想利用这些弹壳传递情报吧!”赵刚冷笑一声,举起手中的弹壳,语气冰冷得仿佛来自地狱,“这些凹点是什么?你最好给我解释清楚!解释不清,就地枪决!”
陈默看着赵刚那张充满杀气的脸,知道自己此刻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他握紧了拳头,心中飞速盘算着对策。
“赵刚,你……”张大彪想要上前理论,却被士兵们用枪托顶了回去。
“陈默,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赵刚的声音如同寒冰般刺骨。
陈默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次睁开时,他缓缓开口,语气平静而有力:“既然我说不清楚……”
他突然拿起一枚弹壳,在一块铁板上敲击起来,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