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不祥的预感开始在王梓轩的心头蔓延,他颤抖着手,看向了最后一题。
“第三题:今有两铁球,一重十斤,一重一斤。若于高塔之顶同时释手,令其下坠。问:孰先着地?请详述其理。”
彼其娘之!
王梓轩觉得自己的脑子,像是被这两个铁球狠狠砸中。
这个问题,简直是在侮辱他的智识!
两球同坠,重者先落,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常识吗?!
还需要问吗?
还需要详述其理吗?
其理,便是“重”也!
出此题之人,简直是把天下读书人都当成了不辨事理的痴儿!
“荒谬!荒唐至极!”
终于,有人忍受不住,猛地一拍桌案站了起来。
他指着手中的试卷,面色涨红,浑身发抖:“此乃何等考题!简直是戏弄天下读书人!我辈不屑与之为伍!”
说罢,他将试卷狠狠一撕,转身便要离去。
“叉出去。”徐光启面无表情地吐出三个字。
两名如狼似虎的禁军甲士立刻上前,一人一臂,将那名激愤的监生直接架出了大殿。
这一下,镇住了不少想要效仿之人,但整个考场,已经彻底乱了套。
“这引绳测井,莫不是什么禅宗的偈语?我看,这‘绳’,便是‘法’,这‘井’,便是‘心’……”一个监生故作高深地开始了他的“解题”。
“非也非也!我看这井深绳长,乃是暗喻君臣之道!绳长于井,意指臣之才干当高于君之所用……”
而对于那道“白马非马”,更是众说纷纭,有人洋洋洒洒开始写起了《正名讨》,引经据典,痛斥公孙龙巧言令色,祸乱纲常。
至于第三题,则几乎被所有监生视作一道不言自明的恩赏。
不少人都在卷上斩钉截铁地写下:“重者先着地!此乃天理,无需赘言!”
更有甚者,在后面加上一句:“出此题者,愚不可及!”
整个辟雍大殿,从一个庄严的考场,变成了一出上演着无知与狂怒的荒诞闹剧。
……
在这片混乱的背景音中,却有几个角落,安静得如同风暴之眼。
宋应星的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移动着,他的手在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
“引绳测井……绳长过井深五尺,绳对折则恰及井深……”
他的脑海中犹如电光石火,瞬间贯通了关窍。
“绳对折而及井深,此言绳长之一半,即为井深。而绳长又比井深多出五尺……”
思路一旦打开,答案便不言自明!
他心中瞬间浮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