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来时已经准备了满腹说辞,想了无数种可能,独独没想到会扑个空。
难道历史真有修正力?要自己效仿刘备?
就在刘琦心中暗自怀疑时。
张诚在一旁见刘琦呆立在那,还以为刘琦接受不了,便低声道:“公子,要不咱们先回去?改日再来?”
刘琦却摇摇头。
来都来了,岂能就这么走了?
刘琦让张诚取出备好的礼物——那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和《孙子兵法》刻本。
随后递给小童:“这些微物,还请小兄弟转交先生,就说刘琦仰慕先生大才,改日必当再来拜谒。”
小童接过礼物,倒是规矩道了谢。
刘琦站在柴扉外,望着里头简朴的茅庐,心里五味杂陈。
刘琦一时间是不知道诸葛亮是故意不见还是真不在?若是故意,莫非是瞧不上自己这个“空架子”公子?若是真不在……那也太不巧了!
“公子,咱们该走了。”
张诚小声提醒,“再耽搁,天黑前就赶不回城了。”
刘琦叹口气,最后望了眼那茅庐,转身离去。
山风卷起尘土,打落在刘琦衣袍上,竟显出几分萧索。
......
刘琦们这边刚离开隆中地界,襄阳城里蔡瑁就觉出点不对来了。
蔡瑁这会儿正在府里听曲儿,几个歌姬咿咿呀呀地唱,他眯着眼打着拍子,心思却不在曲子上。
底下一监视刘琦的眼线跪着回报,说刘琦这几日老实得很,天天窝在偏院读书,连门都不出。
“真没出过门?”蔡瑁捻着胡子问。
“确实没见长公子出来,送饭的小厮说,公子连日都在用功,脸都熬白了。”
蔡瑁哼了一声。
刘琦那小子什么时候这么用功过?
事出反常必有妖!
蔡瑁摆摆手打发歌姬退下,叫来心腹吩咐:“去,查查这几日偏院采买的东西,然后再问问守城的,可有见过刘琦人出去。”
心腹领命而去,不到两个时辰就回来了,脸色有点古怪:“将军,偏院这几日采买如常,只是……守城南门的卒子说,早晨确实是见到过一个相似长公子的人出城,往西去了,瞧着像游学的读书人,可骑的马却都是膘肥体壮的好马,不像普通书生。”
“往西?”
蔡瑁猛地从软榻上坐直了身子,眼睛眯了起来,“隆中可就在西边!”
想到这蔡瑁心里那根疑弦立刻被拨动了。
蔡瑁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刘琦突然转性用功?
一大早就有相似的读书人骑着好马往西边去?这两件事凑在一块儿,由不得他不起疑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