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砥柱中流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夏天,在潮汕平原湿热的季风与断断续续的零星枪声中缓慢流逝。教导第一团的驻防生活,远非凯旋后的休整,更像是一场与疲惫、疾病、匮乏以及内心创伤的无声战争。谢文渊如同一个紧绷到极致的发条,在连队繁琐的日常事务、严苛的整训、与上级机关无休止的补给扯皮以及对牺牲战友无尽追忆的夹缝中,艰难地维持着二连的运转与士气。

    他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敏锐。他能从士兵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抱怨中,捕捉到情绪的波动;他能从训练场上一个生疏的动作,判断出新兵内心的恐惧与潜力。他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连队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暂时忘却那份蚀骨的悲痛与孤独。在他的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下,二连虽然补充了大量新兵,但战斗力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那股源自东征血战的彪悍之气,并未因暂时的平静而消散。

    八月,一个闷热的午后,营部通讯员骑马疾驰而至,送来了团部的紧急命令:全团连级以上军官,即刻前往潮州城内的原镇守使署开会,不得延误!

    命令来得突然,气氛顿时为之一紧。谢文渊不敢怠慢,安排好连队事务,便带着传令兵,策马赶往潮州城。镇守使署的大堂内,已是将星云集,气氛肃穆。教导一团及配属部队的营、连长们几乎全部到齐,人人脸上都带着凝重与猜测。

    很快,团长及几位校本部长官步入会场。没有寒暄,团长直接走到台前,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声音沉浑有力:

    “诸位同志!东征一役,我革命军摧枯拉朽,廓清陈逆,扬威岭东!然,革命事业,任重道远!北洋军阀,依旧盘踞北方,帝国主义,仍在窥伺我中华!总理(孙中山)遗志,统一全国,解放民众,尚未成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激昂:“为适应革命形势之发展,壮大我革命武装力量,根据军事委员会决定,即日起,以我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吸收部分革命粤军,正式组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和低语。成立军级建制,这标志着革命武装力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教导第一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 团长声音洪亮,“各级军官,均有相应调整与晋升!”

    紧接着,参谋长开始宣布新的任命名单。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被念出,伴随着新的职务:营长、团长、师参谋……当念到“谢文渊”的名字时,谢文渊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原教导第一团一营二连连长谢文渊,” 参谋长的声音清晰传来,“作战勇敢,带兵有方,屡立战功。兹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一营营长!”

    营长!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敲在谢文渊的心上。他感到一阵短暂的眩晕,周围投来的目光有祝贺,有羡慕,也有审视。从连长到营长,这不仅仅是军衔的提升,更是责任几何级数的增长。他要指挥的不再是一个连百余人,而是三个连、加上营部直属部队,近五百人!这意味着更多的性命将托付于他的决策之下。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露出喜色,反而感到肩上的压力骤然增加了数倍。他想起了那些倒在淡水、惠州、棉湖、河婆的弟兄,赵铁柱、孙福顺、王栓柱……他们永远停留在士兵或班排长的位置上。这份晋升,仿佛是用他们的鲜血浇灌而成的。

    “谢文渊!” 团长的目光锁定了他。

    “到!”他猛地站起,挺直胸膛。

    “你带的二连,是咱们团的尖刀!现在,把你这把尖刀,给我磨得更利,带出一个尖刀营来!能不能做到?”

    “能!保证完成任务!” 谢文渊朗声回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荆州,荆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ngzhou0jingzhou0/read/97/3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