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率两部马军驱散贼寇时,护国军正为沟中大火所阻。待得火净,沟外已是人去地空。卢部留下一个传令兵,见到吴后交待说督师清剿残匪去了,督师请吴都司自行清扫战场,等马军回来,说罢就上马绝尘而去。
一天一夜的血战过后,堡垒外已是满目疮痍,鲜血、死尸和残破的旌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悲怆而又凄凉。吴开先于心不忍,让人用挠钩把沟中尸骨都起出来,又打发一排辅兵打着火把清扫掉战场的尸体,另掘大坑埋葬,其他人陆续吃饭休息。
一个时辰后李文磊来报,清理沟外尸体五百六十余具,沟中尸体约四百余具,搜得白银一千三百零六两,铜钱二十三斤,骡马尸三十一匹,弓箭五十三副,还有不入流的刀枪棍棒钉耙锄耒等五六百把。吴道这回抚恤算是够了,让他把银钱交给财务,骡马交给后厨,兵器都交给后勤并入册。
黄昏后,卢象升带着千余饥民回返,吴率众将上前接待。吴开先道:“督师回师得正及时,解了我等的燃眉之急也!”
卢象升道:“昨日我追击匪军一部马军,拐入一山谷后再不见敌踪,行至一山崖下,有人手写‘回头是岸’四字,墨迹似尤未干。我于是率军回返,路上听到铳炮声猜是贵部,故快马加鞭而来,后来看到你们安守就放心了。”
两人正待再谈,就被民众喧哗声打断了。卢赶去询问,得知乃民众乏食所致,于是卢让吴组织伙兵为其供粥①,吴吩咐下去了。
吴让伙兵送来饭食,卢象升也是一夜未食,他硬是等饥民全部吃上后才开始用餐。席间卢让吴补述昨日战守之事,吴便简述一遍,卢不住点头。待卢食毕,吴又问道:“督师,这帮民众不会就是昨晚围攻我营垒的人吧?”
卢道:“正是,为防止乱民散入山野为祸,而把他们带了回来。”
吴开先心有疑虑,道:“督师就不怕匪徒散入民众之中?”
卢象升道:“匪徒有马,大多跑远,和民众走方向不同,应该没有混杂在一起。”
吴开先问:“既然督师看得真切,那就好。只是督师打算如何处置这千余人?”
卢象升道:“我问过他们,他们说早已对朝廷失望,也对流寇死了心。他们只愿寻一安置之处,越偏僻越好,他们就在其中安居避祸,待天下大定再回乡,如桃花源事。”
吴开先道:“督师真是宅心仁厚!天下已经乱,既能安居又能避世,如此地方却不好寻。”
卢象升道:“这些人本也是良民,能让他们不再为匪所驱就好。晋地山多,我马上去访地方官,说不定能找到幽静去处,你部先把这些人看管起来。”
于是吴在营地旁另开一营安置饥民,又一日三餐供粥给饱,兵民还算相安无事。三日后卢象升还真遣一乡官杨怀安至,杨说可把这千余人带至南方中条山中一名为牛毛寨的山谷,此地相传是北宋时河东义军结寨对抗金兵之处,内中有水,山果橡实供千余人活命无忧,又有荒地可开垦。于是吴部在杨怀安引路下又行百余里将全部一千一百零八个饥民送至该地,众人察看确如杨所讲。杨怀安在沿途又买了种子粮食相赠,吴开先把缴获的农具交还,饥民们一一收下,其族长窦道隆语于吴开先和杨怀安道:“我等本是陕西沁水县窦庄良民,受流寇裹挟欺骗而从贼,做下诸般龌龊事来,于心不安。感卢相公大恩,宽宥我等,又派将军和杨使官送我等安置于此。我等自会安居谷中,遥祝卢相公和二位官人平安高升。盼朝廷早平祸乱,贼寇勿来相扰,胥吏勿来催逼,各自安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