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当晚,护国军步炮兵一百二十人抵达珍珠岩,吴开先等已在此等候。吴向蒋文白师爷交待道:“我带兵在周围探察没有发现敌军踪迹,今晚全军就在此歇息。板升城就在西北百里处,明日我带骑兵再前往侦察,你等就在此地扩建营地,等待四军前来。”
两人依言行事。九月十七日,丁启睿与四堡兵先后赶至,五军合计四百五十五人。吴开先回来报告丁启睿称,沿途未见敌踪迹,明日请大军前进五十里至哈达山下驻守一夜。
九月十八日,大军至哈达山,十九日傍晚,大军接近板升城。此城不大,方圆三里,城墙仅高两丈许,夯土所筑,未包砖石。吴开先和丁启睿讲:尖兵已去城中粗探一遍,只见满地尸体,未发现活人,为稳妥起见,不如大军先在城外隐蔽,我带本堡兵前去细察一遍,确认安全再来禀报。丁启睿同意,于是吴带兵潜入城中。
众军进入城内,只见街面上、房屋内横七竖八躺着尸体,每一具尸体都被箭矢贯穿,肢残体破,血水横流,空气中满是浓重的血腥气,在暮色笼罩下显得恐怖瘆人。吴开先手持火铳一马当先,率徐海龙班直奔城中粮仓。粮仓内有一值守女真兵在睡觉,被吴擒获。吴稍施手段,该兵便招认道后金军拿下此城后向西追击蒙古残部去了,留他看守粮仓,运粮队明日就到。吴庆幸来得正是时候,又感觉后金俘虏所言和所见环境对的上,应该没说谎。
吴开先命众军继续搜查,自己出城与丁启睿及四堡主商量道:既然后金军兵锋甚锐,已打垮蒙古人,板升城中被屠戮殆尽,大军留此无益,不如就取了城中粮草连夜返回,也算坐收渔翁之利。
作为文臣,丁启睿一直有个督师梦,本想督率众军攻城,打一仗漂亮仗,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填上漂亮一笔的,没想到被后金兵抢了先。但丁一细想吴的建议很合理,后金兵战斗力很强,宣大边军抽调的由杜松率领的劲旅,去萨尔浒都打不赢,遑论这不到五百卫所兵,走迟了被围住恐怕凶多吉少,这不但没给职业生涯添彩,却很可能断送掉职业生涯的!
丁启睿打定主意,在和四堡主进行了一言堂式的“商量”后,同意了吴的建议。于是大军入城搬粮,忙碌一个时辰约取出千石粮食装车。不劳而获,众皆欢喜。白师爷知此地是白莲教塞外分舵,封建迷信气氛浓厚,他特向吴申请,自带了两队兵去搜索庙宇堂阁,找了五十斤弥勒佛坐卧像四座,六百斤铜钟一口,四百斤各种铜制法器乐器,还有从大户家里找到的二百斤铜制碗盘盏壶等,喜滋滋地搬到大车上。路上见到白莲教众及其家人的惨状,白直叹这帮人背叛祖国勾结西虏攻打母邦,最终没一个有好下场,真是个天道好轮回!
丁启睿等正要启程,吴拦住道:“佥事明鉴,明日后金运粮队至,若不见守兵,粮食又被搬空,必会上报。后金骑兵四出索敌,很容易发现步兵为主的我军。步兵需四天才能返回,若被后金骑兵追上,恐难以脱身。不如留一支精兵在此,在城中歼灭后金运粮队。后金基地久候运粮队不回,才会有所反应,如此可为大军争取半天到一天时间。希望丁大人一路敦促众军疾行返回,路上不要耽搁。”
丁大赞吴考虑周全,于是让四堡主留下健马交予吴开先。得知吴要执行的任务目的后,张大可李达开协诸堡共计二十名骑兵志愿留下一同歼敌。吴大喜,于是从本军抽取善骑射四十人,又留下六十根火铳,准备于城中粮仓附近埋伏。丁启睿便督率五军,连夜兼程返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