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接触使用火药炸药军用品,只能从书本和媒体上学些理论皮毛,一旦天下有事,大学毕业生对黑火药的实际操作水平可能都不如几百年前的宋应星。
尔后宋和石匠又再来了一次,这回石壁崩落带动了山体部分垮塌,巨大的岩石和巨量的砂土都堰塞到河道里,河水因之不流。宋应星大喜道差不多了,接下来观察河水流向就行了。
光阴悄然逝去,河水渐渐涨高,宋应星瞅准了一处两山间马鞍形低地,带石匠下去开了一串炮眼,爆破后又让力工开挖,将炮眼内的浮土挖走,将炮眼之间挖出渠道,最后把水引进来,流出去。
宋应星解释道,山洪是因为一片山里的水都汇聚到最低处的河道中,如果把河道堵住,水位抬高,水就会找更低的地方流,不会再走原来的河道了。随着水位继续上涨,水果然从开挖的渠道漫过,改变流向,流到了另一片山谷里,金沙河下游山洪爆发的危机就此解除了。
事如预计,宋便让力工先把渠道堵上,说这里比堰塞坝体高一些,堵上后水会漫过坝体,还从原来河道走,以让下游灌溉,如果山洪真来了,漫到此处,便让人把封土扒开便是。吴开先白师爷见危机解除,交相将宋应星夸赞了一番,说其用省时省力的办法就把河流改道的事办成了,真是了不起!白又问宋襄理何处习得此法,宋说我在江西铅山浙江义乌游学时,看民间开矿都用此法爆破开山,我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何足挂齿。
听完宋应星的一席话,白师爷想到:在自己那个时代,有很多学生读研考博耗尽心力,目的仅仅是为一张文凭,又拿文凭去换一份工作。文凭成为打开就业市场的敲门砖,知识技术用完即弃。这些学生并不清楚知识技术是为何而存在,该如何用之造福社会和人民,自己读书是为了促进社会造福人民还是求个一官半职沦为社会的蛀虫!这样的文凭逐利者和薄宋相比真不啻于泥云之别。
往后每年,无论是梅雨季节的淫雨霏霏还是夏天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靖边堡农田庄稼因由此水利工程而从未有大的影响,兵民皆感其恩,便称此水利工程为宋渠,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