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蔷薇胸墙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天启四年(1632)四月五日,靖边堡。

从去年十月底到今年四月初,冬季寒凉漫长,春天比以往晚来了二十多天。白师爷知道这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他之前特地找宋应星商量对策,以选择合适的农时。宋以十天的平均温度为标准,经过连续的记录和分析,终于确定今天开始可以开始播种了。消息下达后,人们欢呼着奔向分给自己的土地,愉快地劳作起来,一时间,靖边堡周围一圈的土地上都有人在忙碌。

看着田里忙碌的身影,堡副蒋文却眉头紧锁,他四下巡视,见白师爷就在不远处,便走上去说道:“师爷,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白师爷道:“堡副何必拘礼,但讲无妨。”

蒋文道:“师爷,别看堡丁们目前是干得是红红火火,但实际上是危机四伏。此地地处边陲,蒙古人就在大漠那边呆着,平时也派眼线出来窥探,还有内奸通风报信,哪块地能产多少粮食,有多少人马守卫,他们都能摸个门清。眼巴前他们要放牧畜养,也在等粮食成熟,会按兵不动,待到秋高马肥之际,他们肯定过来打劫,那时就是靖边堡的大危机,如果粮食收不上来,人心就会散了...”

白师爷道:“哦,那蒙古马贼会怎么来?”

蒋文道:“他们会估算土地数量和守兵人数,再约盗贼流民一起来。像去年,还是王斗堡主在的时候,蒙古人来了十骑,围住我们五个,外面一百多盗贼开始盗割,一天就把粮食割了一大半走了。”

白道:“嗯?既然围住你们了,他们为什么不全割完?”

蒋文道:“因为他们怕我们弃耕,给留下点口粮。所以我说,今年秋冬他们必来,播种面积一大,来的人会比去年多很多。若应付不来,吴守备倾注的心血就白费了。”

白道:“你的意思是说:蒙古人和盗贼再来,城堡守得住,但城外粮食全会丢了对吗?”

蒋道:“是。火铳虽利,难以及远,如果没有和蒙古人差不多的骑兵,要想保住田里的粮食,那真是难于登天。到了夜晚,出了城墙,就是马贼盗贼的天下了,不等于大半粮食都是替贼寇们种了。”

白道:“那蒋堡副的意思是?”

蒋道:“这块地地肥水美而大半撂荒,原因就是离蒙古人近。我建议近处耕作,远处放牧。来贼寇了牲畜好跑,粮食守得住多少就种多少。”

白道:“就靠放牧养牛羊换粮食,恐怕养活不了这五百来号人。如果还靠吴家庄的粮食补给,那吴老太爷面子恐怕不好看,岂不是又让吴守备为难?”

蒋思索一会道:“恕我愚钝,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话只能说到这。希望师爷和守备能想出自给自足的好法子。属下先告辞。”

望着蒋文忧心忡忡略显沉重的背影,白师爷点燃一根烟,坐在田坎上,陷入了沉思中。

......

丢下一地烟头后,白师爷忽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凯撒写的《高卢战记》中,高卢人用种植荆棘灌木篱笆的方式阻挡日耳曼骑兵的方法。他立即找到宋应星,沟通好后,两人一起上山寻找长得快而坚固牢实的荆棘品种。宋应星不愧是博物学家,他很快辨认出山中一种野生蔷薇是最合适的,这种蔷薇枝条呈小拇指粗细,插到地里就能成活,一春就能长到一人高,枝条柔韧弹性十足,用刀砍会让刀和回弹,得从底部细细切割,快速破坏很难,将枝条用绳子铁线稍加捆扎就是很好的篱笆,能有效限制骑兵的机动。

白师爷将二十八个孤儿和堡丁的孩子都集结起来,发给他们镰刀布袋,让他们天天上山割取蔷薇枝条。白师爷设定了低中高三个标准,低的受罚,高的奖励,意在充分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等荆条采回来后,白师爷让堡丁把它们密集地种植在田埂两边,并告知这是保护粮食,对付马贼的必要措施,得把荆条和粮食作物同等看待,不得敷衍。堡丁素来服膺白师爷,依言而行不提。

与此同时,白师爷向吴开先和蒋文阐述了自己这么做的理由。白说待荆棘长成后,粮食成熟前,将荆棘高于人肩处剪去,形成天然的胸墙,这样铳兵露头可以击杀骑兵,低伏可躲避刀箭,让马贼的机动性无从发挥。只要铳兵数量够,能打退蒙古马贼,再对付在田间盗割的匪众也不在话下。

听完白的构想,行伍出身的吴开先和蒋文都觉得此方法可行,蔷薇篱笆能快速成型,铳兵在城堡周围,依靠胸墙击败少数马贼不难,其实不用新铳,用弓弩也能达成类似效果,当然队伍要素质高,配合得当。吴开先还建议,可以用砖石多建羊马墙,从城堡附近开始,这比荆棘篱笆还坚固,也能有效阻挡骑兵机动;蒋文建议,在四周设立高岗台以便预警。白师爷认可,但是说当前城堡建设需要砖石人力,调出资源去建羊马墙和岗台会延缓建堡速度,不如缓行,留待明年。吴表示后勤就由白师爷全权做主,他不变干涉。

后来孩子们发现野生蔷薇不足,白师爷又和宋应星上山选材,宋找出了金银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ngmingzhiyuxiqibianting/read/87/30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