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奔赴魔都的号角 (1/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娜姐办公室里的那番谈话,像在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余波久久未平。去上海,当店长。这几个字反复在我脑海里盘旋,交织着兴奋、忐忑,还有一丝对未知的本能畏惧。但丽丽那句“上海会有更好的发展”和娜姐信任的目光,像两只强有力的手,在后面推着我。

    没太多时间犹豫。撤回原先的PPT后,我立刻投入了新的“战斗”——准备竞聘上海门店店长的材料。这次,目标更明确,挑战也更具体。不再仅仅是管理一个线上小组,而是要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从零到一建立起同程旅游的实体堡垒。

    丽丽依旧是我不变的军师。她帮我搜集线下门店管理的资料,分析上海旅游市场的特点,甚至找来一些其他行业门店运营的案例给我参考。

    “老冯,这次竞聘,光会‘谝’不行了。”她敲着我的草案,神色严肃,“你得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客源从哪里来?线上线下怎么联动?门店日常运营怎么管理?成本怎么控制?团队怎么搭建和激励?这些,你都得想清楚,落到纸面上。”

    那段时间,我几乎住在了公司。白天处理日常工作,晚上就泡在会议室里,对着电脑和一堆资料绞尽脑汁。PPT改了一版又一版,演讲词背了又背。有时候深夜离开公司,看着苏州工业园区依旧璀璨的灯火,心里会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片我刚刚熟悉起来的土地,我可能很快就要离开了。

    竞聘演讲的日子很快到来。地点安排在总部的大会议室。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心里还是忍不住“咯噔”一下。让我没想到的是,会议室里黑压压坐满了人,竞争远比我想象的要激烈。来自苏州各区,甚至周边城市的精英们,一个个西装革履,眼神锐利,充满了志在必得的架势。我粗略数了数,竟有十几人之多。都是为了那四个宝贵的上海门店店长名额。

    抽签决定顺序,我抽到了中间靠后。坐在下面,听着前面几位候选人的演讲,手心微微冒汗。他们有的经验丰富,逻辑缜密;有的口若悬河,充满激情;有的对上海市场了如指掌,数据详实。压力像无形的巨石,一点点压上我的肩头。赵胖子坐在我旁边,偷偷用胳膊肘撞我一下,低声说:“老冯,稳住了!把你那‘谝传子’的功力发挥出来,跟他们不一样就行!”

    我苦笑一下,心里却慢慢沉静下来。是啊,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是科班出身的管理者,我的根基在这一年多一线拼杀的电话线上,在我的“天水腔”和“冯氏销售法”里。娜姐看中我的,或许正是这份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带着草根生命力的东西。

    轮到我了。

    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调整了一下话筒高度——这个小动作让我稍微放松了些。台下,娜姐、吴迪区总(我之前只在公司大会上远远见过),还有一众高管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冯瑞东。”开口,那熟悉的、带着些许天水味道的普通话再次响起,这一次,我没有丝毫怯场,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标识。

    我没有完全照搬PPT,也没有堆砌华丽的数据和理论。我从自己这一年的成长讲起,讲我怎么用“把客户当乡党”的土办法,啃下一个个难啃的订单。然后,我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集团决定开拓上海线下门店,我觉得,这跟当初我们打电话推销产品,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把‘同程旅游’这个好东西,送到客户面前,只不过,这次是实体店,看得见摸得着。”

    我结合自己准备的规划,谈了我对上海门店的理解:“上海市场大,竞争也激烈。我们的门店,不能只是个签合同的地方。它得是个‘旅游顾问中心’,是客户信赖的‘旅行管家’。我们要用线上积累的数据优势,精准定位周边社区的客群需求;要用最专业、最热情的服务,把走进门的每一个潜在客户,都变成愿意跟我们走南闯北的‘铁杆乡党’!”

    我谈到具体的运营设想:如何利用同程的线上资源为门店引流,如何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门店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不是想回就能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a0bushixianghuijiunenghui/read/97/1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