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华悦初啼与遥远的祝福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伴,而不仅仅是找一个打工者。

    很快,“华悦”迎来了它的第一位正式职员——朱媛媛。

    朱媛媛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脸上还带着些许校园的青涩,但眼神中充满了对旅游行业的热爱和渴望。她面试时有些紧张,但回答问题很真诚,对于底薪要求也不高,更看重学习的机会和未来的发展。在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那个懵懂却充满冲劲的自己。我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便决定给她一个机会。

    朱媛媛的入职,对我而言意义非凡。我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了。我手把手地教她熟悉产品,学习客户沟通技巧,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她学得很快,身上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领悟力。虽然初期她并不能直接创造太多效益,甚至需要我投入大量时间培训,但看到她逐渐上手,开始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咨询和订单时,我肩上的压力,仿佛真的被分担了一部分。办公室里多了一个人的身影,多了一份敲击键盘的声音,也多了一份共同奋斗的气息。

    随着朱媛媛的逐渐成熟,公司的业务似乎也进入了良性循环。第二个、第三个职员陆续加入。我借鉴同程的经验,建立了简单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团队的雏形开始显现。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办公室里那十五个格子间,竟然已经坐满了大半!看着原本空荡的办公室被填满,听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同事间讨论业务的声音,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才像一个真正的公司啊!

    但喜悦的背后,是骤然增大的压力。十五个员工,即便按每人每月六千元的基本工资计算,一个月光是人力成本支出就高达九万元!这还不包括房租、水电、物业、市场推广等其他固定开销。我之前赚到的那点利润,以及那四十万的启动资金,在这每月固定的庞大支出面前,显得如此单薄。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账上的钱,最多只能支撑公司正常运转五个月。

    五个月!这是我给自己,也是给“华悦”设定的生死线。如果在五个月内,团队无法产生足够的效益,无法实现盈利,那么“华悦”就将弹尽粮绝,轰然倒下。每天晚上,当我计算着每日的营收,对比着支出报表时,那种巨大的财务压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让我时常在深夜惊醒,冷汗涔涔。

    正是在这种极度的压力和焦虑中,六月的一天,我收到了石云发来的信息。

    信息很简短,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层层涟漪。

    “冯瑞东,我六月十四号要结婚了。本来想当面告诉你,但知道你现在创业初期肯定特别忙。希望一切顺利。”

    看着屏幕上那几行字,我愣住了。心里一时间涌上各种情绪,有惊讶,有为她高兴,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的失落,以及深深的遗憾。

    她要结婚了。那个在日本深夜给我打来越洋电话的姑娘,那个在老家灯光下笑容温柔的老同学,那个在我创业艰难时给予我无声鼓励的朋友,即将步入人生的新阶段。

    我理应到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看着办公室里忙碌的年轻面孔,看着电脑上亟待处理的订单和报表,我知道,我无法离开。公司正处于最关键的爬坡期,每一天都至关重要,我作为船长,绝不能在这个时候离船。

    我反复斟酌着用词,给她回复了信息,表达了由衷的祝福,也详细解释了公司正处于起步最关键的时刻,实在无法抽身前往参加婚礼的遗憾和歉意。我说,这份遗憾,我会一直记得。

    最后,我联系了另一位在老家的同学张艳,委托她务必代我,将一份厚厚的礼金和我最真诚的祝福,带到石云的婚礼上。

    做完这一切,我靠在办公椅上,久久无法平静。窗外,苏州的夏日阳光明媚,但我却感觉内心某个角落,仿佛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那场遥远的、我无法参加的婚礼,像是一个清晰的界碑,标记着我和故乡、和过去某种联系的悄然改变。

    我拿起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不是想回就能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a0bushixianghuijiunenghui/read/97/1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