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到了这方面的原因。”
这话已经带着点威胁了。
孙正义最成功的资产阿里巴巴,一旦手机互联网时代来临,就在他的炮火范围下。
孙正义从通信商的角度跳脱出来,进入投资人的思维,便再次对陈总展现了笑容。
在中国的新兴投资市场,这位陈总是有很大能量的,从对他金融背景的了解和刚才的谈话,这些能量已经一一展现。
“陈先生,我想和你合作,但某些方面,我们应该business on business(在商言商)。”
情况反转过来了。
陈学兵靠着扶手轻松笑道:“合作.除了我说的这些,阁下还能给我提供什么呢?精准的投资判断,还是与我并肩的研发能力?我想,合作应该是全面的,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你提供ARM和日本市场,而我,可以给软银更加精准的投资能力。”
“软银投资并不局限于亚洲市场。”孙正义也硬气了一句。
“你怎么知道我的投资就局限于亚洲?”陈学兵笑着起身:“那我们就先把ARM做好吧,麒麟进入日本对谁更有利,你还有时间考虑。”
他不想过多争辩,以日本人的不识好歹和多疑,推销的话讲多了,反倒觉得你在蓄意算计他。
孙正义听到这话也想起ARM这项投资就不在亚洲,他眼神瞥过办公桌上陈学兵的电脑,发现屏幕上似乎是欧美的股市报表。
满篇英文,上升键的旁边是绿油油的数字。
这很明显,中国和日本股市是红涨绿跌,欧美和受西方影响的市场才是绿涨红跌。
但隔得太远,上面的字又看不清楚。
孙正义知道谈话已经结束,但忽然很想和陈学兵再聊聊,想听到点什么,也许欧美市场里还有很多与手机互联网相关的机会,他没有发现。
他也站起身来,主动和陈学兵握手。
“按照中国人的礼节,我来找你,你应该请我吃顿饭。”
陈学兵看了看时间,摇头笑道:“等到ARM收购成功的时候吧,或者是麒麟与沃达丰的签约,我现在还有一些事情,我们和ARM的谈判一直在等你,现在应该让它结束了,我还抓紧得去一趟美国,完成一些.亚洲以外的投资。”
他这次出来,可不止有英国签,还有美国签。
美国的数据中心得视察一番,还有些事,也该去办了。
“投资什么?不准备和我再合作一次吗?聊一聊,或许我也感兴趣呢?”孙正义不太体面地直接问道。
“还是不要了吧。”陈学兵笑了笑:“马云把我们这次投资称为「珍珠港计划」,对英国人的珍珠港计划也许会成功,但对美国的珍珠港计划由于你们失败的先例,我们还是不要合作为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