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是个什么结果?你们即使完成三合一,也回天乏力了。”
陈学兵并非危言耸听,余自甦也叹了口气。
不就是已经回天乏力,才不得不赌一把么。
“余总,我想问问,你们打算完成三合一的时间定在多久?”
“今年.年底吧。”
余自甦刚说出口,陈学兵再次哂笑:
“死路一条。”
余自甦脸色变了变。
“你们根本不懂股市,妄作判断。”陈学兵十分不客气,“股市情绪目前正在冲高,年底若不在高峰,就在高峰后的退潮期,这个时候你们要收回两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代价会十分惊人,在你们全面接手以后股市如果进入退潮,对你们就是雷霆打击。”
余自甦有些不确定道:“陈总,你这么确定会跌?如果涨了呢?”
陈学兵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如果.余总,股市是从998点冲上来的,到今天已经接近3000点,别说再涨下去了,就是从今天的点位往下掉,也是雪崩,我要是你,就不会去说如果,这个三合一计划,一定要等待,到一个股市的绝对低谷期再去完成。”
余自甦神色黯然三分。
这个等待不知道攀钢能不能等得到了。
此时,陈学兵忽然诱惑地说道:“如果让我们股安来当这个重组顾问,参与你们的市场化决定,我可以保证攀钢两年内大变样,一举超过武钢。”
余自甦眉头顿时拧了拧,有些不可置信地盯着陈学兵:“陈总.我们可是央企,怎么可能让你参与市场化决定?”
他深想下去,更加疑问万千:“你图什么?”
攀钢可是不赚钱的,在陈学兵这种日进斗金的大商人眼里,搞不好还是包袱。
几家大钢企相互吞并,是为了拿到更多的上层支持还有级别问题。
“我当然有要求,攀钢利润达到三十亿之后,你们要按照市价收购我手里的一家特钢厂,价值.大概七八个亿吧,另外,我要成为攀钢钢钒的战略股东,攀钢,以后要支持我的房地产发展。”
陈学兵慢悠悠提出他的想法。
这个想法,是这段时间逐渐兴起的。
重庆春瑛特钢的收购正在谈判,大约要花八千万,买下原股东手里的残值,还要花大几千万,让钢厂全面动起来。
在这个谈判过程中,他也在学习一些关于钢铁的资料。
逐步发现,一家小规模钢厂,要活下来,太不容易了。
想和那些大钢厂竞争,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即使想通过收购兼并来壮大,也不可能具备国营厂的国企订单支持的优势。
要不要钢厂呢?
要。
但春瑛太小了。
别说订单配额,连进口铁矿石的资质都没有,只能从大厂手里买。
如果有攀钢这样的巨兽进行战略合作,股安不仅可以整合钢材采购成本,还可扩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