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薛远说道:“你哥哥生性温厚,自然有他的好处,不用像蟠儿这样叫人操心。
但你哥哥的性子只堪守家,创业不足,我的身子已大不如前,想要振兴祖业,心有余力不足。
你哥哥但凡有琮哥儿一半能为,必能恢复薛家先祖光耀,我便是死也能瞑目了。”
宝琴劝道:“父亲,思虑过重伤身,哥哥秉性淳厚,世家子中也算难得,父亲也不要太过殷望。
那位琮世兄不过十几岁年纪,武能领军平番,文能金榜题名,这样的人物万中无一,哪能人人都和他比。”
薛远哑然而笑,说道:“你这丫头,我说你哥几句,你倒护起短来。
不过让你哥哥学些思虑气度,行事不要太过迂腐,要懂得因势而变罢了。
我自然知道琮哥儿非常人可比,他出身世家贵胄,血脉贵重,比常人不凡也不奇怪……”
宝琴听了这话,微微一笑,也不太在意,父亲对这位琮世兄,当真十分青睐,事事都会提及他。
常言都说女儿自己的好,儿郎总是别家的强,当真半点不错。
薛远又说道:“我看这几天时间,店铺事情就能办好,到时我亲自和曲掌柜交割店铺。
由你来修书一份,将详情告诉你堂姐。”
……
荣国府,梨香院。
宝钗正在房里翻看闲书,丫鬟莺儿提了大包裹进来,说道:“姑娘要置办的东西,铺子掌柜都办妥了。
都是按姑娘的嘱咐来办,拿来给姑娘过目,要是还有差错,还有时辰重新调配。”
宝钗打开包裹,里头有两件杏黄僧袍,两串一百零八颗精工菩提佛珠,两盒上等檀麝线香,两罐本年窖藏明前龙井。
东西虽不太贵重,但却有清雅佛趣。
莺儿问道:“姑娘,这都是出家人用的物件,姑娘特意置办送谁的礼数?”
宝钗笑道:“这是送修善师太和妙玉姑娘,自从她们借居东府,我常跟姊妹们去南坡小院走动。
修善师太是得道高僧,令人敬慕,妙玉姑娘才貌出众,诗文雅趣,一等闺阁俊秀,两师徒都不是凡流。
况且还是芷芍姑娘的师傅师姐,据说对芷芍有再造之恩,琮兄弟对她们师徒十分敬重。
本月十五她们要迁回城外牟尼院,备份薄礼表相送之意。
我听说琮兄弟空着南坡小院,就等她们有暇过来盘桓,有芷芍的情分在呢,以后必定会常来常往。”
莺儿拿一条杏黄僧袍来看,见到针脚细腻,用料考究,手工也十分精到。
说道:“这僧袍做的很是地道,不知尺寸十分合身?”
宝钗笑道:“我事先留意过她们尺寸,僧袍又需宽松几分,必定都是合身的。”
主仆两人正在闲话,丫鬟金钏端了茶盘进来,说道:“姑娘要喝茶,我方才刚沏的。”
说着将盖碗放到案几上,手劲有些不稳,哎呀一声,那盖碗倾倒少许,流了一桌茶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