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首阅显卓异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大堂左右两侧两列九间侧房,安置担负阅卷重任的十八名同考官。

    阅卷大堂正中,整齐排列密密麻麻书案,各房阅卷官和基层书吏,各自分而端坐,阅览整理源源不断运入大厅的誊卷。

    十八房同考官根据考生专治《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要义,进行分房阅卷。

    考生在会试首场书经试,虽然只考七道答题,但会试提供答题却不止七道,考生根据专治经书进行选题。

    五经之中,专攻《诗》《易》《书》的举子,数量远大于《礼记》和《春秋》。

    因后二者经卷字数和难易程度,要远高于前三者,攻读钻研更加耗时耗力。

    尤其《春秋》微言大义,常令研读的学子知难而退。

    所以,十八房同考官中阅卷专治《诗》、《易》、《书》占多数,阅卷专治《礼记》和《春秋》为少数。

    本届会试参考学子过三千余人,除了在誊抄试卷阶段被黩落的考生。

    每房同考官原则上都需分阅两百多份试卷,合计过六百多张答卷。

    但每房同考官下属阅卷官,在进行试卷初阅之时,会将首场书经试答卷之中,八股时文水准低劣、理义混淆者提前筛除。

    学子如连首场基础的书经八股,都无法做到中流之上,在考生基数庞大的基础上,自然没有继续博取上榜的资格。

    ……

    四月初二,本届会试首场书经试阅卷的第一日。

    首场书经试为考据举子才学根基,书经试所用八股程文,不仅要义理通畅,更要遵循严格的书写规范。

    对举子书经造诣,逻辑缜密,行文水平等都有极高要求。

    因此,对于同考官和阅卷官来说,书经试的阅卷评等,比会试后两场更加耗费心力。

    同样,对于应试举子来说,首场书经试是否合格,决定他们是否能进入下两轮阅卷。

    首场书经试阅卷只进行了半日,各房的同考官下属阅卷官,就已累计黩落八十余份考生答卷。

    这些考生都是被评等为时文劣等,但这种劣等只针对会试水准而言,或许这样答卷在乡试还能轻易上榜。

    春闱会试本就是处于科举金字塔上层,历来都是优中选优,随着阅卷的历程推进,这样的黩落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首场阅卷中不时有举子黯然黩落,但也有不少举子的文章脱颖而出。

    常有阅卷官看到出彩的文章,会不自禁轻声吟咏,乐在其中,甚至还会相互传诵探讨比对。

    这样的场景会让严肃压抑的阅卷大堂,偶尔流露出气韵盎然的学术之风。

    ……

    在人气鼎盛、秩序井然的阅卷大堂中,一位相貌端严的官员在信步走动,举止舒缓,神情俨然。

    他不时查看各房阅卷官的阅卷情形,有时也会和侧房中的同考官聊上几句。

    此时,随着阅卷份数的持续增多,其中出色的八股文章不断涌现,阅卷大堂中低低的吟咏声,变得有些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onglouzhifuyaoheshan/read/97/8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