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心热的谅国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正是因为地处山区,使得整个谅国的交通设施极为落后,不仅道路少,而且路况差。位于山间的驮运路和小路既少又窄,多沿山脊、丛林、河谷穿行,多数地方仅人可同行,马走困难,而且经常不贯通。到了雨季,简陋的道路更是泥泞不堪,路迹不明,经常被山洪冲断或者杂草覆盖,简直是不良于行。

    更让谅国上下为之苦恼的是,越北地区,民族众多,成分复杂,除了数十万安南人外,还有苗、瑶、沙、岱依、侬等土著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各异,宗教迷信的影响较深,禁忌多,经济文化极度落后。

    十多万汉人撒在这片广袤的山区之中,犹如胡椒面一般,只能扼住关键的河谷平坝,重要关隘城镇,至于那些道路不便的大山深处,谅国政府也只能任其自便,根本谈不上实际控制。

    所以,谅国在稍稍巩固了越北地区的统治后,目光便一直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红河平原地区梭巡,整日谋划着要从山区一冲而下,灭了安南黎朝,吞下富庶的红河三角洲。

    但不知为何,身为宗主的大齐却始终没有表现出对黎朝要动手的迹象,只是凭借着自身强大国力和经济优势,不断对其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渗透,似乎想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慢慢腐蚀和软化黎朝,将其转变为像广南国那样,成为一个恭顺的藩属国,委身以事大齐。

    当然,顾忌于大秦的激烈反应,可能也是齐国没有直接以武力征服安南黎朝的原因之一。同宗同源的两个华夏大国要是因安南的问题直接打起来,那动静可不小,说不定周边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要卷入其中。

    尽管如此,但谅国君臣却依旧内心火热,十分期待齐国能在未来某一天对安南动手,以便他们能跟在后面,捡些便宜。就算不能尽灭其国,吞食其地,但至少也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安南的实力,以免构成对自身安全的威胁。

    要不然,以我这么一个人口小国总是维持着近万人的兵力规模也不是事呀!

    差不多整个王国收入的七八成都投入了军备建设上了,对于百姓民生的改善根本顾不过来。

    虽然,作为大齐的藩属,在面对重大军事威胁时,可以获得齐国的武力保护,但你得在战争爆发时,总要有可用的武备,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卫抵抗不是。

    要不然,待齐国援兵正在调集时,整个王国却被人家一击而溃,最后给一锅端了,那可就冤死了。

    齐国虽有军队驻扎于谅国境内,但却部署在新郑、延川(今越南北部城市芒街)两处沿海港口,若是想要驰援内陆腹地,怕是十天半个月都赶不过去。

    故而,在谅国境内,军方获得的资源最多,权利也是极大,可以紧急军务为由,强征民力和社会物资,所有人等皆需配合。

    当那支木材运输队驱赶着十几头大象,在天黑前,艰难地抵达了清溪河(今越南东北部的先安江)畔一座简易码头时,猛然看到数名谅国官兵驻守在那里,立即紧张起来。

    在这荒郊野外的,这群丘八会不会趁机勒索他们几许银钱?

    “这些大象都是你们驯服管理的?”一名军官冷着脸问道。

    “是,总爷。”带队的刘头点头哈腰地应道:“你这……有什么吩咐让小的们去做?”

    “呵呵……”那名军官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还别说,爷们还真的需要你们帮着做些事!现下天色已晚,伱等先休息一夜。待明日一早,跟我们走一遭。”

    “总爷,这怕是不妥吧。”刘头为难地说道:“你看,我们这都在运木头,要是都跟着你去了,误了木材运输,上面的掌柜可是要怪罪下来。你说,这不平白耽误了我们的吃食吗?……总爷,你行行好放过我们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anfengzaiqizhidiguoshidai/read/97/43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