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薛承乾一身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殿下群臣。
“朕决定,三日后举行开国大典,昭告天下,明国立!”他语气沉稳,掷地有声。
众臣山呼万岁,气氛热烈。
“礼部尚书何在?”薛承乾目光扫过群臣,落在一身绯红官服的官员身上。
“臣在!”礼部尚书连忙出列,躬身行礼。
“各国使臣,务必妥善安排,即便国小力弱,也不可怠慢,当以礼相待。”薛承乾吩咐道,“朕要让天下看看,我明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礼部尚书连忙出列,躬身道:
“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次开国大典,彰显我大明国威!”
“都下去准备吧。”
薛承乾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随着开国大典的消息传出,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
各国使臣陆续抵达,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为了迎接开国大典,整个京城都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五彩的绸缎随风飘扬。
街道两旁的商铺也纷纷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吸引着来往的行人。
各国使臣也趁着开国大典前的空闲时间,在京城四处游览。
他们对明国的繁华景象赞叹不已,尤其是明国的基建,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开国大典的气氛越来越浓烈,京城的繁华景象在叶锦秀眼中却如同隔靴搔痒。
比起明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她更在意的是明国对她的态度。
“陛下,这明国皇帝也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
叶锦秀的贴身侍女,绮罗,愤愤不平地说着。
“您可是大离的国君,他只派了个礼部官员来陪同,分明就是轻慢!”
叶锦秀冷笑一声,伸手摘下一朵娇艳的牡丹,轻柔地捻着花瓣。
“他这是在向我示威呢,显示他如今的地位比我高。”
绮罗更是气愤。
“这口气,咱们怎么能咽下去!陛下,您要不要……”
叶锦秀抬手打断她的话。
“不必多言。薛承乾越是如此,我越要沉得住气。他以为这样就能让我乱了阵脚?我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叶锦秀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牡丹花瓣尽数洒落,任由它们在风中飘零。
“去把礼部尚书请来。”
不多时,礼部尚书便匆匆赶来,对着叶锦秀毕恭毕敬地行礼。
“下官参见大离国君。”
叶锦秀微微颔首,语气淡漠。
“尚书大人不必多礼。本宫今日请你来,是想问问开国大典的安排。”
礼部尚书连忙将准备好的流程一一禀报,事无巨细,不敢有丝毫隐瞒。
叶锦秀听完后,却淡淡一笑。
“尚书大人,这安排未免也太简陋了些吧?本宫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如此安排,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大离无人?”
礼部尚书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赔笑道:
“国君息怒,这安排都是按照惯例……”
“惯例?”
叶锦秀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我怎么听说,其他国家的使臣,都有专门的宫殿居住,还有专人陪同游览?为何到了本宫这里,就只有这凤鸣宫,连个陪同的人都没有?”
礼部尚书擦了擦额头的汗,解释道:
“这……这都是陛下的安排,下官不敢擅自更改。”
叶锦秀的目光如同淬了冰的刀锋,直直地刺向礼部尚书。
“尚书大人莫不是以为本宫是傻子?各国君主他都亲自接待,怎么到了本宫这里,就成了‘惯例’了?他薛承乾莫不是忘了,当年是谁在他落魄之时,倾尽国力相助?”
礼部尚书冷汗涔涔,擦汗的动作都显得有些慌乱。
“国君息怒,这……这其中或许有些误会……”
“误会?”叶锦秀冷笑一声,将手中茶盏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脆响。
“本宫与薛承乾,怎么说也算是老朋友了。他如今贵为天子,难道连见老朋友的这点时间都抽不出来?还是说,他如今发达了,就看不上本宫这个‘落魄’的故人了?”
礼部尚书被叶锦秀这番话逼得进退两难,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国君误会了,陛下日理万机,实在……”
“日理万机?”
叶锦秀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
“那他怎么有时间陪其他国家的君主游山玩水?本宫就不信,他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