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的八个字还在:“风暴将至,静观其变。”
亚瑟盯着那条短信看了很久。不是因为内容有多惊人,而是因为这八个字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突然插进了他记忆深处某个早已上锁的抽屉。发信人号码是虚拟号段,归属地显示为境外,三分钟前发送,无回复选项。他没有删,也没有回复,只是把手机翻过来扣在桌上,仿佛这样就能隔绝某种无形的压力。
桌面是深灰色的胡桃木纹,冷得像一块墓碑。窗外天色灰蒙,云层压得很低,像是被谁用重物坠着,迟迟不肯散开。楼下的车流声比平时少了一些——也许是周末的缘故,又或许,整座城市都在屏息等待什么。
他转身打开电脑,动作沉稳,手指在键盘边缘停顿了一瞬,才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时,蓝光映在他眼底,像一道未熄灭的火种。他调出小亚明昨天做的数据模型。界面很简洁,横轴是时间,精确到秒;纵轴是报道数量,刻度从0到120;中间一条红线标注着股市开盘时刻——九点三十分整。
那些密集的红点全都堆在九点十五到九点二十五之间,像被谁掐着秒表发出去的一样。每一篇都是负面新闻:标题耸动,“星澜资本涉嫌违规操作”“内部员工爆料项目资金链断裂”“投资人集体维权现场曝光”。发布平台五花八门,有财经自媒体、地方晚报公众号、短视频资讯号,甚至还有几个素来中立的行业观察账号。
亚瑟点了播放键,图表开始动态回放。每一帧推进都伴随着轻微的提示音,像心跳。每一条负面新闻弹出时,旁边都会跳出来源媒体名称和发布时间,同时在地图上点亮一个坐标。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确认这个规律不是偶然——这些文章几乎在同一分钟内集中爆发,传播路径呈放射状,但源头却异常统一。
他拨通小亚明房间的内线电话。铃声响了两下就接通了。
“起来了?”
“刚醒。”那边声音还有点哑,带着少年清晨特有的慵懒,“模型跑完了吗?”
“跑完了。你来书房。”
五分钟后,小亚明穿着校服走进来,领带松垮地挂在脖子上,手里拿着平板。他站在屏幕前看了一会儿,眉头渐渐皱起。“你看这里,”他指着其中一组数据,“这些文章虽然来自不同平台,但关键词分布几乎一样。比如‘资金链断裂’这个词,在八十七篇里出现了七十六次,而且都是第三段开头。还有‘匿名信源’‘多名员工证实’这类表述,出现频率高得离谱。”
亚瑟点头。“还有发布时间。”
“对,太整齐了。”小亚明放大其中一组数据,“这不是自然传播,是集中推送。背后一定有个指挥中心,有人在统一调度内容发布时间和口径。”
亚瑟没说话,打开了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艾迪昨晚整理的几条信息。她写得很清楚:最近有家叫“舆情通”的公关公司动作频繁,接手了好几个匿名项目;办公地点在金融中心B座16层,而“星澜资本”的注册地址就在同一层。更巧的是,两家公司的网络IP段存在交集,且近期有多笔小额转账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最终汇入同一个托管账户。
“你妈今天早上六点打了个电话。”亚瑟说,“对方是个老记者,现在做行业监察。她把情况说了下,没提名字,只问如果多家媒体在同一时段发布相似内容,有没有可能涉及违规操作。”
小亚明抬头:“对方怎么说?”
“他说要看证据。但提醒了一句——这几年出现过‘媒体池’现象,就是几家独立媒体共用一个内容生产团队,表面上各自发声,实际上是一套班子在操控。有些甚至连编辑都不知情,只是按指令发稿拿钱。”
小亚明低头记了两行字,然后抬头:“爸,我可以把这些报道做一次语义分析,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