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沙砾凝露,共生新章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临时实验室吧。”慕容冷越看了一眼腕表,“还有两个小时就要进入白天,地表温度会超过60℃,必须在那之前把遮阳棚和温控设备装好。”

    两人的动作迅速而默契。王玲负责组装折叠式遮阳棚——这种棚顶是用反光率达95%的特制布料制成的,展开后能覆盖20平方米的区域;慕容冷越则安装温控装置,将棚内的温度稳定在25℃,同时启动空气净化系统,过滤掉空气中的硅沙颗粒。当最后一颗固定钉敲入沙层时,远处的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地表的硅沙开始泛出刺眼的光芒,遮阳棚的阴影下,温度计的示数稳稳停在24℃。

    “可以开始第一次共生实验了。”王玲将培养皿从冷藏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上。她用无菌吸管吸取少量凝水藻幼体,滴在装有沙棘根叶片粉末的试管中,然后加入从沙砾星采集的地下水——这是慕容冷越用深层钻取器从地下5米处采集的,虽然浑浊,却含有沙棘根生长所需的矿物质。

    实验进行到第三个小时,王玲突然发现试管中的凝水藻开始发生变化:它们的幼体从淡蓝色变成了深绿色,表面长出了细密的绒毛,这些绒毛竟然像触手一样,缠绕住沙棘根的叶片粉末。更神奇的是,试管壁上开始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水珠顺着管壁滑落,在试管底部积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

    “成功了!”王玲激动地按下数据记录键,“凝水藻的绒毛能分解沙棘根叶片中的多糖,释放出的能量促进了水汽凝结!而且你看,”她指着试管底部,“水珠里含有沙棘根分泌的钾元素,这对凝水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慕容冷越凑过来,目光落在试管壁的水珠上,突然皱起眉:“不对,水珠的量太少了,按照这个速度,一天也只能凝结10ml水,根本不够后续种植的需求。”

    王玲的兴奋瞬间冷却下来。她盯着试管看了许久,突然想起风澈提到的“夜间水分子浓度”:“或许我们应该在夜间进行实验?沙砾星的夜晚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更容易凝结。”

    慕容冷越立刻点头:“我去改装温控装置,让它能在夜间将棚内温度降到5℃,模拟沙砾星的夜间环境。你先分析沙棘根的根系成分,看看能不能找到促进凝水藻生长的物质。”

    夜幕降临得比预想中更快。当沙砾星的第一颗恒星沉入地平线时,地表温度骤降至-15℃,遮阳棚外的沙粒开始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那是硅沙在低温下收缩的声音。棚内,改装后的温控装置正稳定地将温度维持在5℃,王玲将新的实验样本放入培养箱,凝水藻的幼体在淡蓝色的凝胶中缓缓舒展,像在沉睡中苏醒。

    “夜间大气水分子浓度检测完毕,是白天的8.3倍。”慕容冷越将探测仪的数据递给王玲,他的防护服上沾着不少夜间凝结的霜花,睫毛上也挂着细小的冰晶,“刚才在棚外发现了一种虫子,体表有一层透明的甲壳,能在沙粒间钻行,或许和沙棘根有关。”

    王玲接过数据终端,目光却被慕容冷越睫毛上的冰晶吸引。她伸手,用指尖轻轻拂去那片冰晶,指尖的温度让冰晶瞬间融化成水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慕容冷越的身体微微一僵,然后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防护服的织物,像一股暖流般蔓延开来。

    “别着凉了。”王玲的声音有些轻,她转头看向实验台,试图掩饰脸上的发烫,“我们看看实验样本的情况吧。”

    培养箱中的凝水藻果然有了变化。它们的绒毛变得更长,缠绕沙棘根叶片粉末的力度也更大,试管壁上的水珠比白天多了三倍,而且水珠中还含有微量的糖分——这是凝水藻和沙棘根共同代谢的产物,能为后续的植物种植提供养分。

    “太好了!”王玲的眼睛亮了起来,“只要我们在夜间收集凝水藻凝结的水分,再储存起来用于白天的灌溉,就能解决水源问题!”

    就在这时,遮阳棚外突然传来一阵“沙沙”声。慕容冷越立刻拿起强光手电,打开棚门的缝隙向外看去——只见几十只他白天提到的虫子正从沙粒中钻出来,它们的身体呈半透明状,长度约3厘米,体表的甲壳反射着月光,头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read/97/4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