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明显不完全,当还有后续,像刘季和项籍的未来如何了,哪一位最终得了天下,韩信、陈平这些人在后来也应产生了不小作用。
扶苏还生出了另外些疑问,这记述明显透露的是未来之事,那么是谁告诉了父皇,这些记述又是真是假?
一个人名自动浮现于扶苏心头,告知父皇这些的人,十有八九是他那位好妹婿,除那位妹婿,应当没其他人!
想想也是,那位妹婿来历神秘,具体不知何时出现在皇宫,但必是因其出现在皇宫,将这些记述告知父皇,才让父皇发生了改变。
不过,倘若他的猜想为真,那位妹婿岂不是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思及此处,扶苏也越发对李念的来历好奇,难不成这位妹婿真是天降于大秦的圣人?
他没往李念是后世来客的方面去想,压根儿就没生出这概念。
见扶苏看完,将密卷放下,始皇道:“看完了?”
扶苏道:“儿臣已看完!”
始皇又道:“有何感想?”
扶苏道:“儿臣想问父皇,这些是否为真?”
始皇道:“若我等不知,即为真,我等已知,则已不为。诸事已变,不会再发生记述之事!”
诸多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大秦不会再走上记述中的道路,记述中的一切不会发生,自然也就不真了。
扶苏深吸口气,起身向始皇行了一礼,道:“儿臣今已知晓父皇用心良苦!”
始皇瞥了眼扶苏,又问道:“你对朕处置胡亥,可有疑问?”
扶苏沉默了下,随后回道:“并无!”
父皇对胡亥的处置,无非两种:一是将胡亥秘密监禁,使之永远不会再有机会做下记述当中的事;二是将胡亥处决,一了百了。
虽不知父皇究竟用了哪一种,但扶苏不准备去问,就当世上从没有秦公子胡亥这个人。
尽管胡亥曾是他宠爱的幼弟,可在看到记述中的事后,这份宠爱及兄弟之情被迅速磨消,尤其始皇证实这些记述为真后。
是,胡亥还年幼,还没成为记述中那个残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但扶苏不想去赌这种可能性,且被胡亥、赵高残杀的人中必包括他的妻女姬妾。
他实在不愿去想现在才几岁的女儿在日后被磔杀,活活分裂肢体的血腥场面,被残杀时,可能还痛苦地喊着他的名字,求他相救,也可能在大声骂他是个懦夫,连妻女都保护不了。
纵使胡亥为他幼弟,但还是消失的好,不管以哪种方式消失,消失的胡亥才是好胡亥。
对扶苏的回答,始皇相当满意,要是扶苏为胡亥求情,或是觉得让胡亥消失太过了,他会立刻否去立扶苏为储君的念头。
始皇又问:“那你认为这记述中的大秦因何而亡?”
这个问题,父皇在两年前便问过,他当时还上过书,但如今再听到父皇向他问起,扶苏已经有了与当初不同的看法。
尤其是如今得知了密卷上的记述,扶苏哪不知大秦这两年的改变其实都是父皇为挽救大秦而有意做出,也即这些改变是针对记述中导致大秦灭亡的弊病而为。
扶苏并未立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