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自耕农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喜讯。
毕竟大地主需要的是土地兼并,而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是没有资本大量进行兼并的,粮食产出越多对他们越有利,因此亲眼看到这盛况,没有人不会欣喜。
至于大地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会不会搞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搞事老老实实听话最好,要是搞事的话。
朱标眼眸闪烁过一缕寒芒。
他爹可是朱元璋!
当下,朱标下令,将这些水稻尽数收割。
由皇庄农户重新进行筛选优质稻种,然后用麻袋装车,押赴苏州、常州、湖州等地,准备今年下半年种植。
下午朱标回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书房办公,他现在批阅奏折,都是用水性笔,比毛笔方便很多,批阅速度也快。
听到脚步声,朱元璋抬起头,平静中压抑了一抹激动道:“收割了?”
“收割了。”
“一亩多少?”
“九石,比云峰那边还多一石左右。”
朱标笑逐颜开道:“父亲,我大明的田,能亩产九石了。”
朱元璋的笔尖一抖,差点刺在奏折上。
好在水性笔不会滴墨,不然肯定要坏了这本奏折。
“嗯,我知道了。”
朱元璋脸上依旧保持着云淡风轻道:“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些乡民看了怎么说?”
“一个个都很高兴,下半年都愿意在苏湖地区种植。”
“嗯,这件事是重中之重,关乎到我大明将来的立国之本,你要放在心上。正好发布诏书,传告天下,告诉大家这个喜讯,内容由你来写吧。”
“是。”
朱标从书架上找来御折,写上诏书,随后按了玉玺,说道:“父亲,诏书写好了,我马上去发往通政司。”
大明的通政司负责收发文书,以前都是通政司把文书送到中书省,中书省批阅后再交由皇帝,皇帝看了觉得没问题,再发至通政司来实施。
如今没有了中书省,直接做决定的人就是皇帝了,基本上盖上了玉玺,诏书就可以发送出去。
而现在的大明朝,也就只有两个人可以代替朱元璋发诏书。
一个是马皇后,一个是朱标。
只是马皇后轻易不会动用这个权力,甚至基本不会动用,要想达成她要做的事,只会以劝诫的方式让朱元璋帮忙。
朱标以前则是没有这个权力,现在则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老朱对大朱的认可。
“嗯,去吧。”
朱元璋点点头。
朱标就往通政司去了。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朱元璋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