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活阎王与活菩萨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对了。

    想到了郭桓案,朱云峰就说道:“话说回来老祖宗,郭桓你打算怎么处理?”

    “郭桓吗?”

    朱元璋眯起眼睛,却是神色略显不自然地说道:“自然是要防范于未然,届时我会派人去查他。”

    “哦?”

    朱云峰摸了摸下巴,上下打量着坐在书桌后的老朱。

    老朱脸皮厚,虽神色初时略显不自然,但又很快遮掩过去,平静地与他对视。

    想了想,小朱最终还是没有戳破。

    明初四大案是非常重要的事件,老朱查资料的时候不可能没在网上研究。

    估计他也看了很多教授的研究论文,现在不好吱声。

    原因也很简单。

    郭桓自身或许存在一定经济问题。

    但根据历史学界研究,他大概率是老朱用来弥补国库亏空的戴罪羔羊。

    史书对郭桓记载极少,只知道他在洪武五年被任命为正五品的山西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一干就是十二年。

    直到洪武十七年,也就是现在的四年后,忽然被火速提拔为户部侍郎。

    又过一段时间,老朱把时任户部尚书栗恕贬为福建左参政,让郭桓以户部侍郎的身份代理户部尚书。

    几个月后,郭桓案爆发,牵扯到了大明一半以上的官员以及大明一半的中产以上富户。

    说句实话,有点匪夷所思。

    明初六部依附于中书省,权力极小。

    可胡惟庸案后,中书省倒台,六部的权力就非常大了。

    然而权力再大,一个户部侍郎,从上任到案件爆发,短短八个月的时间,贪了2400万石粮食?

    不提当时都察院、户部负责纠察的给事中、锦衣卫等监管机构有多眼瞎,能在眼皮子底下让一个户部侍郎贪走那么多钱。

    单说他要贪,每个月得贪300万石。

    还有50万石去哪了?

    除此之外,此案牵扯到大明官吏数万人,有说三万的,有说五万的,还有说八万的,具体数量史书没有记载,只说数万。

    但即便只按三万计算,郭桓到任八个月的时间,要张罗出一张三万官吏跟他一起贪腐的网络,每天跟全国各地三万多同党贪官联络,光写信都得写到手抽筋。

    所以郭桓案跟说胡惟庸造反一样很抽象。

    老朱基本上属于装都不装了,随便捏个罪名,找个替罪羊就开始朝着自己的政治目的前进。

    胡惟庸案要集权,于是污蔑胡惟庸造反。

    郭桓案是因为明初的时候,老朱要安稳民心,于是对除江南地区以外的其它地方制定了比较低的征税制度,每年国库税额定在了2950万石。

    如果正常年月还好,朝廷开销勉强够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