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守财奴,大明笑话 (4/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屯田。

    如今大明士兵百万,光南京及周边凤阳、太平、镇江等地加起来就有三四十万之众,若是屯田开荒,粮食会大大增多。

    且最主要的是他走访民间,也问过一些田间百姓,曾问他们若有高产水稻,他们愿不愿意耕作。

    除少部分人愿意外,其余农民百姓都是笑了笑,避而不谈。

    说到底所谓高产水稻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农民的价值观是朴素的,若是亲眼见到,自然愿意。

    但若是虚无缥缈,没有人敢去赌。

    而如果让南京周边驻扎的士兵们都去屯田,开垦荒地,周边百姓必然都能看到这个成果。

    到时候再让朱元璋命令苏州、常州、浙江、松江等地各村挑选代表前往南京亲眼来看,让他们回去宣传,恐怕能迅速带动全国产粮。

    因为自宋代开始,太湖流域就是最主要的产粮区,明清慢慢又发展到了洞庭湖流域,太湖洞庭湖这两湖地区可以说在当时产了全国大半的粮草。

    因而只要在这些地方推广土法堆肥技术、新式常规水稻种,加上少量农药,或许能达到惊人的效果。

    北方则辅以新式常规小麦种,加上玉米、红薯、土豆、花生等作物。

    想来大明两年后来一次农业革命并不算难事。

    心中想着,马车徐徐停在了皇庄外。

    此刻皇庄仪鸾卫加亲军再加本身皇庄守军已经达到三万人,将皇庄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吴王殿下到!”

    冯杰来到门口大喊道。

    “参见殿下!”

    皇庄栅栏外诸多亲军纷纷单膝下跪。

    已经被升为亲军指挥使的蒋瓛来到朱云峰面前说道:“殿下!”

    “嗯,陛下和太子呢?”

    朱云峰问。

    “陛下和太子刚刚巡视了稻田,现在正在庄内歇息。”

    “带我过去。”

    “是。”

    蒋瓛随后在前面领路。

    朱云峰自己的亲卫队则留在了外面。

    按照大明规定,亲王有六百卫队,别人都是常设,就他每次都要临时抽调。

    没办法。

    毕竟人家的亲王天天都待在大明,他在大明时间少,一直准备一个亲卫队天天闲着也不像话。

    进入皇庄,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稻田,田边还有透明薄膜。

    五千亩土地全部插秧结束,之后就是田间管理,除杂草、科学管水、补苗和扶苗、除虫等阶段,倒不用再天天这么忙活。

    距离门口约一里来地的位置,建起了很多棚户,那是朱标招募的农户们居所。

    正是阳春三月,朱元璋与朱标坐在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