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守财奴,大明笑话 (3/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原本一季度每亩600公斤的产量,提升到650公斤。

    别小看这50公斤。

    放到五千亩那就是两万多公斤,一年下来能多增加五万多公斤的粮食产出。

    因而细节决定成败,也无怪乎人家是专业团队。

    四月初,云峰公司位于蓝沙镇名下的五千亩水稻田,已经全部完成了插秧,正式开始进入生长阶段。

    朱云峰前往大明朝看看那边的情况。

    大明这边正是阳春三月,刚从地宫里出来的时候,柔柔的阳光洒落下来,好似将皇宫的冰冷都驱散了一样,让人只觉得暖意。

    偌大空旷的广场上没有一个人,地宫禁地早就在宫里传开了。

    有人说那里是神仙洞府,陛下每天都能从地宫里获得让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有人说地里连着天宫,那些都是天宫赐下来的宝物,只是怕从天而降砸坏了,所以直接以神仙之术送入地里,以方便拾取。

    还有人说吴王殿下当年与父母失散后,流落进了深山老林的道观里学习仙法,这些东西都是他施展仙术搬运而来。

    各种稀奇古怪的流言在皇宫里传播,慢慢传入朝堂,也流入了民间,为老朱家的天命再添几分神秘色彩。

    只是朱元璋、朱标、马皇后、朱棣这四个知情人闭口不谈,别人也不敢问。

    皇长孙朱雄英更是被安排至文华殿学习读书,外人不得接近,全方面保护起来。

    朱云峰拾级而上。

    走到乾清宫外的平台上,门口的侍卫见到他,连忙单膝下跪道:“参见吴王殿下。”

    “嗯,陛下和太子呢?”

    朱云峰问。

    “陛下和太子都去皇庄了。”

    “嗯,带我过去。”

    “是。”

    侍卫急忙去通知目前当班的主官仪鸾司副使冯杰。

    冯杰是冯国用的侄子,现在皇宫里很多亲军统领都是军二代,这些也都是朱元璋为太子朱标准备的班底,其中为首的就是蓝玉。

    可惜后来随着朱标去世,朱元璋不得不大肆清洗这些军二代以保证朱允炆顺利继位,这些人很多都被赐死。

    很快冯杰赶到,召来六百亲卫军,又让御马司准了亲王车驾,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皇宫东门东华门而出,向皇城东南方而去。

    自朝阳门出城,过护城河之后,远远地就看到南面秦淮河北岸,皇城东南方,有一些简易木屋,外围用栅栏圈起来,周边还建了几座军营。

    根据朱云峰用地图对比,这里他估计是后世南京工业大学一带。

    但在此时属于南京江宁县管辖,城外有一些村落,林木森森,一眼看去,荒地不计其数,沿秦淮河南岸,齐安寺孤零零地耸立在暖阳中。

    眼下荒地还是很多啊。

    朱云峰心中想着,脑子里想到了一个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ijiaolidezhuyuanzhang/read/97/32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