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抚民闻言,神色顿时一凛。他就说若仅仅是为了请教美械的使用,断不至于让顾志雄这位一军之长亲自登门。
他当即挥手,屏退了屋内的副官与卫兵,沉声道:“顾军长请讲,孙某洗耳恭听。”
顾志雄见孙抚民如此干脆,也不再绕弯子,“孙师长,你我都是带兵打仗的人,顾某就有话直说了。”
“200师作为先锋,已开赴同古前线。统帅部的意图,你我都清楚,是希望200师能在同古拖住日军,为后续主力部队入缅,部署曼德勒会战争取时间。”
“但自日军入侵缅甸以来,英军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可谓是遇敌即溃,望风而逃。若西线英军依旧不做任何抵抗,200师将不得不仓促迎战日军主力。”
此时,统帅部虽知英军战力堪忧,但碍于盟军关系与整体战略布局,却仍抱有一丝幻想。
他们认为英军至少会在同古以西,依托伊洛瓦底江的天险,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抵抗,多少能牵制日军部分西路兵力,为200师分担压力。
顾志雄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一旦英军再次溃退,200师的侧翼将完全暴露,退路也可能被日军切断。届时,200师的弟兄们将陷入重围,成为真正的‘孤军’!”
在原有的历史中,驻守同古地区的英缅第 1 师,本约定和 200 师协同坚守,负责西线防御。
但英军畏惧日军,不仅没交接清楚阵地工事,还在未通知 200 师的情况下仓皇北撤。
直接导致200师的西线侧翼空虚,日军趁机拿下同古机场和南阳火车站,切断了200师和后面部队的联系。
200师正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面对日军飞机、重炮乃至毒气的轮番猛攻,死守同古十二昼夜。
虽然成功迟滞了日军推进,但自身亦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这支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几乎被打残,元气大伤。
林致远让顾志雄来找孙抚民,就是希望凭借38师的机动性与孙抚民本人的决断力,尽可能为200师,也为整个远征军,尽可能多地保存下骨干和有生力量。
林致远不能仅凭个人对战局走向的推断,就向山城传递“英军必溃、同古必危”的情报。
且不说这只是主观臆测,就算山城采纳,但如今远征军已划归盟军指挥。
英军指挥官现在一心只想着保全实力、撤往印度,会强令200师在同古死守到底。
一方面是为尚在集结中的曼德勒会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掩护英军安全北撤!
远征军的牺牲,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达成其战略撤退的必要代价。
看着面色愈发凝重的孙抚民,顾志雄言辞恳切:“孙师长,顾某今日冒昧前来,是因为贵师是我远征军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是唯一有可能快速驰援同古的力量!”
“这虽是我基于战局演变的个人推断,可一旦西线战事真的如我所料那般,甚至比我预想的更糟,那么同古危局便在眼前。”
“顾某此来,绝非为了争功,更不是越权指挥,只盼孙师长能洞察其中利害,设法提前入缅,进驻曼德勒,以备不时之需。”
“我华夏的热血儿郎,应牺牲于决胜之战场,而非填沟壑于异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