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住手!\"李文书看见几个兵痞正要撕经书点火,冲上去一把夺过,\"这都是先人留下的瑰宝啊!\"
兵痞头目狞笑着拔出刀:\"穷酸书生,滚开!老子要取暖...\"
话音未落,赵铁柱带人冲了进来。三下五除二制服了这些兵痞,李文书这才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整理散落的经卷。
\"李参事,\"赵铁柱好奇地翻看一本经书,\"这些旧纸片真有这么珍贵?\"
\"赵连长你看,\"李文书指着一幅被污损的壁画,\"这是盛唐时的飞天,一千多年的古物了。这些经卷记载着西域的历史,是文明的见证啊...\"他说着声音哽咽了。
当晚,李文书在油灯下一片片拼接被撕碎的经卷。赵铁柱巡夜路过,看见这个文弱书生熬得双眼通红,忍不住坐下帮忙。
\"我爹在世时常说,\"赵铁柱笨拙地整理着碎片,\"一个民族要是忘了自己的根,那就真的完了。\"
李文书惊讶地抬头:\"没想到赵连长有这般见识。\"
\"粗人一个,\"赵铁柱咧嘴笑了,\"就是觉得,咱们打仗不光为了收复疆土,更要保住这些文明的印记。\"
出玉门关,风沙更烈。覃勇的主力在哈密与叛军遭遇。叛军头目阿布都拉仗着熟悉地形,把主力藏在雅丹地貌的沟壑中。
\"大帅,强攻伤亡必重。\"参军指着地图,\"他们熟悉每一条沟坎。\"
覃勇沉思良久,突然问:\"哈密百姓最需要什么?\"
\"水。\"向导立即回答,\"今年大旱。\"
次日,大军停止进攻,反而在绿洲边缘开挖水渠。赵铁柱的特务连化装成商队,混入叛军控制的村落分发粮食。
\"官军真给我们修水渠?\"一个老农不敢相信。
\"老人家,水渠修好了,您家的葡萄园就有救了。\"赵铁柱帮着挑水,\"那些头人争权夺利,苦的不是百姓吗?\"
消息很快传到叛军大营。阿布都拉暴跳如雷,却发现部众都在往修渠的地方跑。
\"首领,不能再打了...\"几位长老苦劝,\"民心都向着官军了。\"
决战之日,狂风卷着黄沙扑面而来。覃勇故意露出粮道破绽,阿布都拉果然中计来劫。待叛军钻入埋伏,大军从三面杀出。
\"专攻马腿!\"赵铁柱在风沙中大喊,\"尽量生擒!\"
这场仗打得干净利落。阿布都拉被俘时犹在叫骂,直到看见哈桑走来。
\"醒醒吧,兄弟,\"哈桑痛心疾首,\"你看看这片土地,还要流多少血才够?\"
天山北麓的雪线已然在望。残敌逃入深山,据险固守。最棘手的是盘踞在果子沟的一伙悍匪,头目马世雄扼守着通往伊犁的咽喉。
\"强攻恐难奏效,\"覃勇望着险峻山势沉吟,\"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时,哈桑带着几位猎户前来:\"大帅,我知道有条采药人的小路,可绕到贼人背后。\"
深夜,赵铁柱领着特务连跟随哈桑摸上山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