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这位同事可是菲尔兹奖得主。
“你这还是第一次这么看好有人能解决黎曼猜想!所以你认为哪怕他这条路走不通,也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为什么?”
詹姆斯·梅纳德站了起来,走到拉里·古斯身边,随手从他手中接过马克笔,在白板上改动了几下。
嘴里则念叨着:“很简单,因为这家伙甚至还不到二十岁!该死的,你还记得你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吗?
说了你可能不太信,我那个年纪还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偷偷溜进隔壁玛丽婶婶家里,能顺利偷看到她怎么洗澡!
但他在这个年纪起码已经完全理解了黎曼猜想,甚至对于数学有了自己的定义。所以我对他很有信心!真的。”
拉里·古斯看了眼白板上被詹姆斯·梅纳德修改过的内容。
嗯,刚刚他忘掉了一个参数,现在被补上了。这样整个结构看起来果然变得优雅了。
不过他还是用复杂的目光看了眼詹姆斯·梅纳德,问道:“那个……詹姆斯所以你们英国人年轻时候思考问题跟行动的方式都这么直接吗?”
詹姆斯·梅纳德看了拉里·古斯一眼,闷声道:“这才不是重点!拉里,不管乔喻的方法有没有用,他起码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而且就目前来说,我并没有发现论文中有明显的逻辑上的漏洞,起码他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至于细节有没有问题——我还要深读两遍。”
这番话如果让某位数学生听到,大概会钦羡到流口水。
众所周知审稿人大都是义务劳动。尤其是对于一些大佬级人物来说,如果不是他们感兴趣的稿子,一般根本不会接的。
有时候碍于各种情况接下了审稿任务,其实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看稿子。大都是交给自己的学生看,或者用碎片时间瞅几眼最后给个意见。
能让这些大佬深读的文章当然有,但绝对不多,每年可能也就那么寥寥一、两篇。而且大都还是同等级大佬的最新成果。
像这种已经通读了之后找不到明显逻辑漏洞,还打算细读的文章,对于论文作者来说,也是无上荣耀了。
这足以说明身为审稿人对于这篇论文的审慎态度。
当然乔喻并不清楚这些。
对于他而言,论文要写的足够严谨属于基操。因为在他还没怎么接触论文的时候就见识过如果论文写的不严谨,会是什么样的。
是的,说的就是秦镜儒那篇文章,着实让他一言难尽。也就是薛松来燕北的时候,只带了博士生,没带硕士生。
不然乔喻好歹要请这位秦师兄多吃几顿饭,感谢他提供的反面教材,为他在学术方面的成长提供了诸多帮助。
当然对他来说,年初发表了一篇论文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真要说起来,他最近还挺忙的。一堆的事情都离不开他。
两边实验室在收尾阶段,而且因为陈卓阳要做些其他的验证工作,所以燕北大学这边实验室的一些收尾计算工作也压到了张晓身上。
乔喻觉得这也算是在帮陈师兄了。毕竟异地恋最大的敌人就是在空虚的时候身边没人陪着,然后被人趁虚而入。
但现在只要工作量够大,就能让张晓忙到根本没时间空虚下来,每天都能过的非常充实。根本不可能想七想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