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这一次建木一号太空电梯将要承担更重的负荷,有大量急需的物资要通过这个运送上去。”
“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战略需求,一定不能出任何纰漏。”
“是。”彭勇对着屏幕上的王虎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快步离开了通讯室。
外面,此时已经是一片钢铁的世界。
本来只需要一周就能修复成功的建木一号,在收到指挥中心的紧急通讯后将工程量提高了几倍。
原来的基座被扩大,整个变成了一体化的钢铁平台,太空电梯的线缆换成了专门定制的特别款。
比正常的线缆粗了一倍,单次运载重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可以携带的电梯厢体也变得更大,以便满足新任务的需要。
彭勇快步跑到正在做最后检查的战友身旁。
“同志们,上级要求我们增加一倍的检测强度,未来这里将要承担极为重要的任务,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就在工程兵团对建木一号太空电梯进行着近乎苛刻的强化检测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那片曾经承接了太空电梯线缆制造任务的庞大工业区,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同样紧张而专注的氛围中。
这里不再是单纯的线缆生产基地,而是临时划归为新的“望乡”计划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的绝密区域。
来自各地的超过一百名顶尖大国工匠、材料学家、结构工程师以及“螺旋”系统研发部门的精英齐聚一堂,面对着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展示着“螺旋”系统太空平台的结构蓝图,以及研发部门下达的任务要求。
【目标: 制造一种特殊的“螺旋”系统子单元。】
【核心要求。】
【极致压缩态,在未展开的运输状态下,体积必须尽可能小,方便利用建木一号升级后的运载能力。】
【极限展开比, 一旦在预定轨道被释放并激活,需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展开,目标展开体积相比压缩态需扩大数百倍。】
【结构强度, 展开后的结构需具备足够的空间结构稳定性,能够承受自身姿态调整应力以及“螺旋”系统运行时的能量负荷,确保在轨道上进行有效运转。】
【重量限制,在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以减轻“望乡”太空平台的负担,确保其能够稳定自身的轨道。】
“数百倍的展开比......还要保证强度和不超重,这简直是让蚂蚁长出大象的体积,还得保证强度。”董传文摇着头,感觉非常棘手。
“传统的机械展开机构太复杂,重量和故障率都难以控制。”另一位大国工匠孙经福否定了初步的一些构想。
“我们现有的构型和设计倒是有能够符合其中一两个条件的,但是不是重量超了就是强度不够,要不就是根本没办法移动,想要全部都满足有些困难。”
“指挥中心要求我们在十天内找到合适的定型,不然就只能选用备用方案,尽可能多的使用小型“螺旋”构件。”
“那样无论是建造时间还是建造效果都要打个折扣。”
“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计划是为了什么吧?”领头的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