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崇祯九年发展规划(二)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不错,此法可行。”

    但他话锋一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这只是权宜之计罢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按我的想法,如果要真正选拔出利于四川建设发展的人才,必须对整个教育选拔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

    “我的核心思路是,在承认儒学基础思想地位的同时,大幅提升算学、地理、农学、律法等实用学科的权重。”

    “如此一来,往后就能分科取士,这样才算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他进一步解释道,

    “儒学传承千年,并非无用,其强调的仁政、民本、忠义、秩序.这些思想,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

    “此为其优,不可轻废。”

    “但是其重道轻器,过分强调宗法伦理而压抑人性之处,便是糟粕,需逐渐革除。”

    “尤其像是程朱理学这类的歪经,必须打入另类,不能一味地厚古薄今,阻碍革新。”

    江瀚的想法很简单,之所以选择儒学为核心,是因为它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深耕数千年,如果骤然将其全盘推翻,必定会招致大乱。

    而提升实用学科的地位,使其能够逐步和儒学分庭抗礼,这才是正确的改革方法。

    王承弼听得仔细,心中只觉得震撼又钦佩,没想到江瀚想得如此长远,而且气魄这么大,竟然要从根本上挑战传承千年的儒学。

    他思索片刻,提出一个关键问题:

    “听大王的意思,是想创立一套新的科举制度了?”

    “但是,科举终究只是一种选拔制度,其根基仍然在于教育。”

    “如果底层的州县官学、私塾馆师们,仍然教的是四书五经的老一套,那下面的学子们就根本无从学起。”

    “没了教育支撑,新的科举制度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

    江瀚赞赏地点点头:

    “王主事,你看得很准。”

    “所以,你学部接下来的任务,并不是仅仅操办一场科举,而是要着手推动教育层面的试点改革。”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条分缕析地细数着改革内容:

    “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官学体系,就必须编纂新教材。”

    “依我看,你学部可以在成都设立一个‘天府书院’,作为全川最高学府,率先垂范。”

    “书院要组织精通算学、农桑等学科的人才,重新编纂教材。”

    “内容要全面,像是经义、算学、农学概要、律法常识等学科,都要涵盖进去。”

    “编好教材后,要仔细审核,然后下发至各级官学,并明确告知各地适龄学子。”

    “未来的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中,都将加入这些新的内容,让他们早做准备。”

    江瀚顿了顿,翻页接着安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aming0congbianjunkaishifumingmieqing/read/97/37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