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看见官军放箭,立马将门板顶在头上,护住了身边的同乡。
箭矢“哆哆”地钉在了门板上,无功而返。
不等他们再次张弓,眨眼间,数百村民就已经冲到了近前,双方立刻短兵相接,扭打在一起。
这是一场毫无章法却十分惨烈的搏杀。
万全乡的百姓们没有阵型,没有配合,只有一腔的愤怒和血勇。
一个老汉被官军的长枪刺穿了肩膀,却猛地向前一扑,死死抱住枪杆,对着身后的儿子嘶吼
“二娃!砍死这狗日的!”;
妇人们闭着眼睛,挥舞着手上的菜刀,疯狂地朝着官军头上砍去,完全不顾砍向自己的刀锋;
几个后生用扁担勒住落单官兵的脖子,将他拖倒在地,周围的百姓一拥而上,锄头、柴刀如同雨点般落下……
鲜血瞬间染红了堤岸。
怒吼声、惨叫声、兵器入肉的闷响、门板被劈裂的声音响成一片。
百姓们用血肉之躯和简单的农具,硬生生阻挡着岸边的官兵。
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却没有一个人后退半步。
何应雄看着眼前刁民们不要命的打法,心里直发怵。
他从未想过,温顺的百姓竟然还有如此悍不畏死的一面。
何应雄在成都为官二十载,天启年间那次掘堰,他同样也在场。
当时,只需要一纸军令,百姓们虽有怨言,但也只能收拾细软、拖家带口逃离家园。
这帮贼兵果然能蛊惑人心,好好的顺民,全都成了一群不识好歹的刁民!
“疯了……都疯了……”
“这群泥腿子,怎么一眨眼全变成了不怕死的疯子?!”
他喃喃自语,根本无法理解的场景。
可有反抗精神是一回事,但实际打起来又是一回事。
百姓毕竟是百姓,就算卫军的战斗力再差,也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所能抵挡的。
挡住了第一波冲击后,回过神来的官军立刻组织起来,组成了三三两两的军阵,发起了反击。
面对官军的反击,万全乡的村民们根本招架不住,被打得节节败退。
就在村民们围成一团,试图拼死一搏的时候,一声大吼从远处传来:
“乡亲们撑住!”
阵中的百姓们闻言精神一振,灌县的义军终于来了。
这个声音他们很熟悉,是义军一位叫做周超的民兵队长,前段时间还来过万全乡。
周超此人,本是石泉县的一名猎户,后来被征召入伍。
因跟随李自成在石泉县阻击官军有功,他后又升迁成了民兵队长。
周超领着三百多身穿统一号褂、头戴红巾的民兵,直接冲进了战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