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跑得快,你回去报信!”
“把我家的骡子牵出来,骑着它立刻去灌县,去找义军的周队长,就说官军要掘堰,请他赶快发兵来救!”
被里正寄予厚望的狗娃闻言拼命地点了点头,随即拔腿就朝村里赶去。
看他跑远后,万全乡的里正紧接着又拽了一个汉子过来,急声喊道:
“张家老大,你赶紧回村子里敲锣打鼓,把咱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喊出来!”
“跟他们说,天启年的祸事又来了,不想家破人亡的,就给老子抄家伙赶过来!”
“让各家各户,把门板卸了,统统带过来!”
“县城离咱这儿不远,只要拖上个把时辰,城里的义军准能赶到!”
“快去!”
张家老大二话不说,拨开人群就往回赶,不一会儿,村子里就响起了急促的锣声和他声嘶力竭的呼喊:
“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听好了,狗官军要挖堰淹咱们啦!”
“赵老爹说了,还能喘气儿的统统出来,抄家伙跟我上!”
“拆门板!快拆门板!”
万全乡是个大村子,村中有好几百户人家。
这焦急叫喊和急促的锣声如同炸雷一般,瞬间点燃了整个村庄。
沉重的木门一扇扇被猛地推开,男人们满脸怒容,抄起柴刀、锄头、铁耙;
女人们拿起菜刀、烧火棍,甚至剪子;
甚至连半大的小子也捡起了石头,三三两两的扛着门板冲出村子,直奔河堤而去。
数百人浩浩荡荡,不到片刻便赶到了河堤处,听候里正安排。
万全乡的百姓们之所以能如此齐心协力,主要还是官府的大缺大德。
天启年间的惨痛往事还历历在目,不少年长的村民都是亲历者。
那年为了御贼,官兵也是这般掘开了堰口。
突如其来的滔天大水,吞噬了良田、房屋,无数人家破人亡。
再加上正值战时,粮食不够,饥荒接踵而至。
易子而食的惨剧并非书中的故事,而是他们亲身经历或者口口相传的噩梦。
如今,他们好不容易又重新建起了家园,种上了禾苗,可该死的官军又跑来想要挖开河堤。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这帮狗官兵得逞了。
随着里正一声令下,数百村民发出震天的怒吼,扛着简陋的门板做盾牌,举着农具当长枪,怒吼着冲向河堤上的官军。
见此情景,何应雄大怒,随即厉声下令:
“放箭!”
“给我射死这群刁民!”
箭雨铺天盖地,射向了冲上前来的村民们。
可队伍里村民早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