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厮对于交不出钱粮或者稍有反抗的百姓、士兵,动辄施以酷刑折磨,甚至杖杀无辜,军民们对其是恨之入骨。
催逼时,这狗东西甚至总结出了经验。
“一不予则系累其颈,再不予则倒悬其躯,三不予而妻子者易于他室内。”
然而,就算是祖坟百姓的哀嚎上达天听,也极少能得到大明天子的同情,更别说是朱由检了。
崇祯四年,南京礼部右侍郎钱士升奉命祭拜皇陵,亲眼目睹了凤阳的惨状。
这位还算有点良知的官员,曾上书崇祯,仔仔细细地描述了凤阳的情形:
“……凤阳百姓一遇水旱,弃之敝履,擎妻担子,乞活四方。而户口既已流亡,逋赋因之岁积,催征则绝其反顾,招集又疑为空言……”
他恳求皇帝看在祖宗陵寝的份上,减免凤阳的赋税,给百姓一条活路。
然而,身为大孝子的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对这份血泪奏折,只是冷漠地批了几个字:
“知道了。”
“其周恤民瘼事情已有屡旨。”
他竟然就这样轻飘飘地搪塞了过去。
皇帝不是没给凤阳拨银子,朱由检每年拨给凤阳的不下万数。
可这些银子,全都用来供养那些被关在高墙里的宗室罪人了,怎么可能花在一帮泥腿子身上?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在崇祯七年末。
年末时,朝廷往凤阳派了一位巡按御史,想要了解情况,倾听民声。
得知消息后,被逼到绝境的凤阳商民们,集体跑到巡按御史吴振缨的衙门前告状,控诉守陵太监杨泽的滔天罪行。
然而,吴振缨这个软骨头,畏惧杨泽的太监权势,竟然当起了缩头乌龟。
他选择闭门三日,拒不受理民词。
这一举动,瞬间将百姓压抑已久的愤怒和绝望彻底引爆。
正逢此时,凤阳府周边传来了消息,义军杀过来了!
就在蒙城!
听闻起义军打算进攻凤阳府的消息后,守陵的明军率先发起了反抗。
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宰了皇陵指挥使侯定国。
一行人提着侯定国的人头,径直跑到张献忠等人的大营中。
为首的是几个浑身穿着破烂袄子的守陵小卒,几人提着侯定国的人头,噗通一声跪倒在张献忠等人面前。
“各位大王!”
“小的们是凤阳皇陵的守陵军,今天特意宰了上官,前来投效!”
“只求大王速速发兵凤阳,杀光那帮吸髓敲骨的贪官污吏,为兄弟们,为凤阳的父老乡亲们讨个公道!”
得知消息的各路义军首领精神大震。
他们被卢象升撵得钻山沟、啃树皮的日子还没过去多久,个个心里都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