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很大的。
无论是钢制件还是更轻的铝合金双叉臂。
考虑到金属疲劳,只能将底盘连接件加粗加厚。
但同时又会进一步导致车身加重,增加调校难度。
可如果上了空气悬挂用于承重,那么优势就很多了。
不光轻量化。
底盘件上的承重压力会少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后几年众多新能源车愿意标配空悬的原因。
……
开完研发大会。
当天下午。
部门就把许易要的厂商资料整理出来了。
自研座椅这个项目,是目前最容易着手的。
星辰S7上的座椅,是直接采购的延锋安道拓,算是国内最大的一家汽车座椅供应商,同时也是合资厂,供应客户包括传统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
座椅这玩意虽然不起眼,可想做好,让车主坐得舒适却非常吃功底。
要是“头枕硬了”、或是“背靠角度设计不对”,那很有可能坐上去一会就让人腰酸背痛。
作为一款二十万区间的车,无论出于研发周期和上市暴雷的风险、以及产能稳定的因素考虑,都只能选择业界一流的供应商才能保证。
除此之外。
星辰mini的座椅,则没那么多要求,主要由好几家区域供应商进行供应的。
“许总,按照您的要求,供应星辰mini座椅的其中一家本地区域供应商,刚好符合有开发座椅通风的潜力……
潍坊这家昌荣汽车部件公司,作为咱们的备选补充供应商,每年负责供应咱们六万套星辰mini座椅外,主要也替一些乘用车,商用车制造低端座椅。
这家制造厂能自主生产骨架、发泡、面料,基本都是从原材料到成品一站式完成,算是有座椅全产业链能力。
去年与一家乘用车品牌合作,还申请了座椅通风的相关风扇专利。
不过可能是中途资金出现了问题,还是甲方中断了需求,他们通风座椅并没有开发成功。
现在咱们反而变成最大的采购客户了。”
梁守拙拿出该公司的业务调查报告。
这家是07年成立的公司,主营的就是低端座椅制造业务,注册资金也才二三百万,到现在有年产八万套座椅的能力。
但比较难得的是,拥有座椅骨架、发泡、面料这些都能自主生产,扩充产能方便,还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收购和整合研发,比星辰重新建厂采购产线要快得多。
“先联系看看,约个时间进行视察,实地看看对方的工厂和产线到底怎么样,如果符合咱们标准和要求,谈收购相信他们会相当愿意的。”许易点点头道。
像这种本地的座椅小厂,技术壁垒并不深。
其毛利润卷得相当微薄,只有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