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三个月。
传统造车界的风向,依然是稳步发展,总体来说变化不大。
这些年,国产车的总销量一直在增长,再加上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传统大厂的股价与规模每年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
燃油车领域。
由于政策和排放的双重导向,大家对砸钱猛攻发动机变速箱这一块,已经没太高的欲望了。
一方面,专利上没优势。
哪怕砸出个自研V6、大V8车型,也是费力不讨好。
能负担得起的这个级别燃油车以及排放税的消费者群体,实在太少。
加上碳积分政策的执行。
大环境导向下,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考虑将大笔研发资金投入,砸在新能源赛道上,不管是纯电、增程、插混。
或者干脆成立个子品牌搞搞事情。
于是。
新能源造车界这边,一匹“黑马”的出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十一月。
星辰mini率先突破两万五千台交付,以极其夸张和抽象的销量,震动了整个行业!
五菱miniev作为这条赛道的追随者,也凭借着强大的渠道优势,宣布月销量突破一万台,进一步验证了入门新能源车赛道的火爆性。
当然。
五菱集团的高层面对记者采访,也一再公开强调,“纯电mini”这条赛道他们才是先行者,只是晚发布了一段时间!!
十二月。
奇瑞小蚂蚁、长安奔奔mini ev、科莱威等几款新能源mini,正式宣布隆重上市!
纷纷打出年轻低成本、绿色出行的口号。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车型的外观都或多或少变得圆润好看了不少,比许易印象里的初代新能源mini,颜值方面改进了一大截,还都配备了大屏,多少算是蝴蝶效应了。
在强大的宣发和渠道能力下,市场反馈相当热烈。
一时间。
新能源入门车赛道一片火爆。
有业内人士表示。
限牌城市加上入门新能源mini,简直就是王炸组合,如果算上老车报废与置换补贴,提一台这样的新能源车,甚至只要两万八!!
但很快。
某位知名经济学专家公开表示,过多的微型新能源,或将挤占一线城市交通资源,建议国家出台政策规范。
这话一出。
立马成为众矢之的,掀起了一轮新的骂战。
“牛逼的砖家,见不得普通人好是吧!”
“这个建议很好,麻烦以后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