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冥炼体,手凿大窍分清浊 (万字章节,祝大家国庆快乐) (2/11)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鲲鹏乃是天生地养的神物,北冥之海正是鲲鹏诞生之地。

    因此,北冥神功的“北冥”二字,便是寓意着修行者要将这具皮囊当做“北冥之海”,从中孕育出“鲲鹏”这般天生神异的灵物。

    如此,才算是走上了“逍遥游”的第一步。

    “鲲鹏”亦非是实指这种神兽,而是取其变化之意,在天则一去九万里,在海则水击三千里,这种惊人的适应性,亦是生命层次提升的表现。

    徐行认为,所谓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根本不是对某个境界的描述,而是某种存在天生具备的神通。

    “逍遥游”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表现。

    只要成为这种超然于俗世的存在,便自然会拥有“逍遥游”的能力。

    徐行甚至还援引了佛门说法。

    “一切神通变化悉具自足,一味求取神通,而不强化根本,那是舍本逐末,偏离大道。”

    无崖子听后,又沉吟许久,忽道: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又作何解?”

    徐行在大明王朝世界,为了修行武道,早已是博览群书,自然明白无崖子所指的典故。

    这句话亦是出自庄子。

    北海和南海的大帝因为受了中央之帝混沌的恩惠,见人都有七窍来视听食息,便想要为他开凿窍穴,日凿一窍,七日之后,混沌也就此身死。

    在道家体系中,这个故事一般而言,都是与道德经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一语,深刻联系起来。

    按照最通常的理解,这段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先天赤子一旦接触后天浊气,便会倏忽而死,所以要保持本真,远离后天浊气的沾染。

    无崖子以这段经典为喻,就是因为在他看来,徐行这种修行法子,虽然精妙,却充满了斧凿之气,少了先天赤子的纯净本真。

    按照逍遥派所理解的北冥神功练法,练到最高境界,就是将肉身与内力、乃至天地间的灵力混同,成就“齐生死,万物一”的至高境界。

    到达这一步,人身便可散则化气,朝游北海暮苍梧,的确可称“逍遥”。

    可在徐行看来,若要强求这种存世形态,那就有些为了“逍遥”而“逍遥”的意思,毕竟,人身化气容易,由气聚形却难。

    而这个世界的内力武道,根本连肉身中精微处,以及形神结构都未曾真正洞悉,若是贸然抛弃,只怕于今后武道有大损害。

    徐行却微微一笑,又道:

    “世人以觉为正知,以寐为幻;以生为常有,以死为无,可前辈亦是熟读老庄之人,当真以为如此吗?

    以此观之,混沌之死,当真是死?”

    无崖子立时怔住了。

    作为逍遥派传人,他自然深知庄子齐生死,万物一的说法,既然生死混同,那开七窍而死的混沌,是不是才真正复归到了他本该在地方?

    说完庄子的解释,徐行掷地有声道:

    “开天辟地,生化万物的盘古,是死了,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ongdamingwangzhaokaishihengtuizhutian/read/97/30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